華仔和鄒文娟在格來美上的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拿不拿獎,兩人的身份都發生天大的變化,成為世界主流的歌星都不為過。
所以hk的那些唱片公司,相互找和邢寶華熟悉的歌星們,攢個局一起認識認識。
說不定也能帶動自己旗下的歌星呢?
新藝城旗下的唱片有個李大妞,都火起來,就是因為邢寶華給他兩三首歌。
只是風格有點另類,但擱不住火啊!
有想法的那些歌手,也是想辦法接近邢寶華,萬一能從手中弄一兩首歌出來呢?
可惜,邢寶華現在屬於大老,不好接近。
其實這廝倒是很忙的,沒啥心思跨圈玩。<幾道後續的工作,伺服器快組建完畢。
這廝看著後臺的資料,就等海底電纜鋪設過來,聯網測試。
按照理論值,伺服器可供全港1萬人同時線上。
這裡指的是電腦所跑的流量。
但邢寶華隱隱約約的感覺不夠。
按照機率來講,1萬人同時時段線上的可能性很小。
只要不同時段擁擠就不會卡,如果遇到卡線,機房的工程師會增加伺服器數量,從而啟動最佳化系統軟體,分配ip地址,降低擁擠。
也就這年代用電腦的少,聯網的少。但隨著時間推移,肯定是增加的,那麼伺服器也會跟著增長。<,其實也是為了省事,更是讓自己的員工跟著學。
隨後又去看諾記建設的基站檢視,抽檢。
此時的基站覆蓋率比較低,方圓300米到480米。理論上的五百米都達不到。
所以覆蓋平均值都在三百多米左右。
這是無障礙物的覆蓋米數,基站中繼器,放大器,接收器等等,反正每隔幾棟樓都要裝。
邢寶華這邊帶著工作人員,揹著訊號捕捉器,檢測已經安裝好的區域。
先安裝好的基站都是優先繁華區,富人區,哪怕在半山,淺水灣那邊山上都優先安裝。
最先用得起手機的一批人,都是這些有錢人,要保障他們的訊號穩定性。
忙活了一星期,邢寶華對幾家外包公司進度比較滿意。
此時軟體園也不斷進人,邢寶華讓加大力度招人,那也只能在薪金上有所提高。
不管是硬體,還是軟體,總共來了十多個。
軟體那邊的人任務,是學習java,會了後再把pc版的移植過去。
硬體那邊先開始架構ic,根據他們原先的工作水平,再劃分出詳細的工作來。
ic分為很多種,都是由不同底層架構出來的。<等,只好讓這些人不斷地練習。
還是人少,人家團隊都是分幾百人,上千人的大團隊。
現在邢寶華只有十幾個人。
想起當初看老羅演講時,說做錘子初期的歷史。
就一個系統,差點被人忽悠了瘸了。
老羅當時找了七個人做系統,一開始還蠻有信心,想著幾個月就完事兒,可做了半年多了,還沒啥進展,做得都差點崩潰了。<iui不是才六個人嗎?不是兩個月就做出測試版的來嗎?
那邊朋友說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