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都放在一個廠裡,很多東西生產不過來。
而且也會給現有的工人增加工作壓力。
分家的條件還不是很成熟,需要再等等,他現在只是有這麼一個想法。
李教授把邢寶華給她的文獻研究透,並且做了幾次實驗。
都成功了。只是在轉化商用上,難度不小。
而且李教授結合自己的觀點和實驗的資料,重新整理出一份論文來。
這個比邢寶華那個強了不知幾百遍。說服力槓槓的,加上李教授的博導身份。
發現新型材料。對於以為從事材料專業領域的專家來說,這是極大的光榮。
可惜,並不是她發現的,但經過她的手來修飾一番。好像是在她指導下發現的。
說明李教授是某個材料研發的總負責人,手下研發出來會經過她的確認指點等一系列操作。
署名權第一人,就是李教授,後面會有更多人名。但那些人名都不是重要的。
邢寶華看到這篇論文的時候,發現有他的名字,排在第二位。
邢寶華不好意思地搖搖頭,表示要排在最後面。
或者不用署名都沒事兒。
李教授說,她排第一就有點過意不去了。怎能讓邢寶華這位貢獻者排在最後一位呢?
邢寶華笑著說:“李教授,我既然現在賺錢,就不要名利了。兩者只能取一。你想愛迪生一生髮明多少?我和他差不多一樣的性質都是商人,選擇專利和錢。
所以,有些獎項不適合拿,這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我家大業大的不賺錢,怎麼支援研發,怎麼支援實業擴充套件?”
最後拗不過邢寶華,李教授只好聽從邢寶華的建議,把他的名字排在最後。
“我會在自然、先進材料、科學等學術刊發表這篇論文。”李教授說道。
邢寶華表示沒意見,越大越著名的學術期刊才好,真要轟動了,揚名立萬都是小意思了。
不過邢寶華也不能讓李教授光撲在石墨烯上,讓她分出人來,既然學術都發表了,這事就先告一段落。
就算李教授研究十年,進步方面還是很小的。
那玩意沒十幾二十年的技術積累,根本達不到商業化的目的。
所以石墨烯專案不著急,現在著急的是顯示卡和記憶體製作工藝。
直接把李教授調到光刻廠去。
有李教授的加入,邢寶華相信,老版本的光刻機在升級上會迅速提高進展。
而且李教授還有個領域,那就是在六十年代有過光電領域的研究。
而且還是半導體裝置研發的行家。
咱們欠缺的是啥,製作半導體元件的先進裝置。
尤其是那些有錢都買不來的那種。
五軸聯動都有了,告訴我缺啥零配件,讓那玩意去削。
喜歡重生:話說1984請大家收藏:()重生:話說198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