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王是希望女兒多參加這樣的宴會,若被哪家夫人相中,自己也算是落下一樁心事,可是女兒這副性子,罷了,便是去了,丟的是顧家的臉面。
“大姐會去嗎?”顧盼問道,問完顧盼就覺得問的有些多餘,顧嫻當然會去。
顧王頷首,“嗯,你大伯母已經安排妥當,你幾個姐姐都會去,所以明日不用上課了。”
顧盼卻在回憶,前一世,就是這一次,周氏碰到了尚書右丞錢遠浩的母親錢老夫人。說定了顧嫻的婚事。
端午節時分,姑姑顧氏來重提婚事,已經晚了一步。
這錢遠浩年過三十,長了顧嫻有十幾歲,顧嫻嫁過去之後,也是夫妻感情不和睦,一生孤苦。
顧盼並不希望顧嫻重複前一世的悲慘。
周氏害了她,顧嫻並沒有害過她,在庵堂那五年,顧嫻偶爾也會去上香,順便看看她,雖然也沒有說些什麼。
不過雪中送炭的情分顧盼並不會忘記。
這時蘭若說道,“幾位姑娘到了待嫁之年,此番出去露個面,也是極不錯的。郡主年紀尚小,又一向不愛詩畫,明日裡,便在家,將大學的第二篇背誦下來,”
蘭若這樣說,顧王雖然也覺得奇怪,不過他依舊附和道,“既如此,盼兒別去了,省的闖禍。”
“誰說我不去的。”顧盼起身說道,“父親只管放心,我明日不會給顧家丟面子的。”
顧王想了想,“也罷,明日裡我讓奶孃和珠珠跟著你。”
顧王知道,自己坐在這裡,顧盼沒法用心,便起身離去,“你好生做功課。明日早起,先到長壽苑。我還要交待你幾句。”
顧盼笑著應了。
顧王一走,顧盼即刻起身,“我會背了。”
“哦?”蘭若含著笑看著她,“那你背吧。”
“大學之道,”顧盼緩緩的背誦,剛開始有些磕巴,慢慢的便有些順暢,她甚至覺得背到最後,還有幾分朗朗上口,“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顧盼背完最後一段,心裡終於鬆下一口氣,“我可以走了嗎?”
“嗯,你這般急切,可是為了顧嫻?”蘭若緩緩的說起。
顧盼有些疑心,“你如何知曉?”說完想起自己剛剛好像問了一句了大姐顧嫻是否會去,心道,他也太心細了。
蘭若溫言,“顧家大姑娘年近十八而未嫁,必是在漓縣有過婚約,這大姑娘鬱鬱寡歡,想來是對以前的那樁婚事頗有些遺憾,眾所周知,能參加長公主的牡丹花會,自然是都城的顯貴之家,其中的意會就不言而喻了,你的大伯母得了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怎麼會不為兩個女兒籌謀。”
顧盼心裡生出一陣寒意。
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男人不一樣,不過前一世他與她除了教學之外,毫無私交,所以從不知他算計人心竟然到了讓人害怕的地步。
“你什麼意思?”顧盼一臉防備的問道。
蘭若看著她,這丫頭雖說經歷一世,不過天性不改,事情都是寫在臉上,所以一眼就看的出來。他知道她覺得賞花矯情,最不喜這些故作風雅之事,所以故意激將她,她果然立刻上鉤。
“算是回報你為我熬藥,我教你一個法子讓你大姐答成心願,不過,事成之後,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他循循善誘。
顧盼心裡卻是感嘆萬分,前一世,她分外頑劣,他也從不管她。
今生,她變得好性了,他越發的得寸進尺,他為她出個主意,還要她答應一個條件,她滿不在乎的笑了,“不用你出主意,我跟大姐說,讓她明日不去便是?”
“哦?據我所知,顧大小姐與你並無多少情分,你想多管閒事,人家未必會聽的進去。”蘭若緩緩的說道。
顧盼有些疑慮,顧嫻此人寡言少語,自己便是說破嘴皮,只怕她也未必會聽半句,“我不信,我沒法子,你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