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他要做的就是從茶邇口中盤問出一個問題:
“你到底是誰?”
然而這個問題,卻一直徘徊到了。
柔然語大魏第二回合的爭鬥開始,並且進入白熱化都沒有得到答案。
那已經到了冬天,大年夜的時候。
夏國的赫連勃勃死了,這年的最後一天,已經傷好痊癒的拓跋燾兵分五路大軍往前推進,一路攻打到了漠南,為了取得更近一步的勝利,直接方且大部分輜重,每人攜帶半月的口糧,深入漠北腹地。
這是千里迢迢的偷襲,柔然沒料到拓跋燾這樣玩命,還沒反應過來,就連遭重擊,負傷後倉皇逃跑。
這一戰,柔然被打怕了,從此躲得遠遠的。
這一戰,也讓這位少年天子,徹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他用他強大的指揮,使得柔然大軍元氣大傷。
勝利就剩下最後一步。
那便是等待。
已經不曉得打得多少日月。
反正又到了年夜......
大軍停歇。
算是和柔然做了一個不出聲契約,這一天,他們都放棄了爭鬥來慶祝這個應該團聚的日子。
然而,對於大魏來說——
他們這些士兵恐怕只能憑空想象這些了。
此時的過年被稱之為元日。
這個元日可不是元旦,不是現在的公曆一月一日,而是夏曆俗稱農曆)的正月一日,又稱為“元正”、“元旦”。因為處於一年的開端,四時的開始,一月的開頭,所以又稱為“三元”或“三正”。元日在魏晉南北朝時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每年此時,上從皇家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
朝廷到元日要舉行朝會。元日朝會的儀式,在西晉《咸寧注》中有詳細描述。在元日之前,事先為王公卿校在端門外準備好簡易座位,並在宮殿前準備好樂隊。群臣到齊後,宮庭中火盆齊燃,群臣從雲龍門、東中華門進入,來到東閣下坐待。皇帝在一片鼓樂聲中出來,百官皆伏拜。鼓樂停後,百官按品位高低依次獻禮賀拜,最後是少數民族客人進拜。賀拜畢,皇帝入內稍事休息,然後在一片鐘鼓樂聲中復出。主管接待賓客的謁者將王公至二千石以上的大官領上殿,依次向皇帝獻壽酒。獻酒者先將壽酒跪授侍中,由侍中將酒跪置御座前。然後獻酒者自酌,置已位前。此時謁者跪奏說:“臣某等奉觴再拜,上千萬歲壽。”侍中答:“觴已上。”百官伏稱萬歲,四廂樂聲大起。壽酒獻完,皇帝開始進御膳,群臣也就席進食。食畢君臣一起欣賞樂舞,直至宴會結束。
除朝廷在元日舉行朝會外,一些地方軍政要人也舉行元會。《陶侃傳》裡曾記載,東晉陶侃任荊州剌史時,一次州中造船,他命人將剩下的木屑和竹頭全部保管起來,眾人疑『惑』不解,後值正月初一,陶侃舉行元會,當時雪後初晴,大廳前融雪猶溼,陶侃便命人將木屑拿出來鋪在廳前的地上。
在民間,百姓也以家族為單位舉行類似的活動。正月一日,人們聞雞鳴即起身,族中之人無論長幼,全都穿戴上整齊的衣帽,依次拜賀。一般幼童或青年人先酒賀之,這一天標誌著他們又長了一歲,而老年人又失掉一歲,所以後喝酒。
此外,還有爆竹,燃草,閉門杜鬼的習俗,所謂閉門杜鬼,是在門上放一些鬼見了害怕的東西,藉此把鬼杜絕於家門之外。
.....
即使是拓跋燾鮮卑族人,因為幾輩人都在漢地。
所以,也早就適應了這樣的節日。
這一夜.....
肉食是足夠的。
拓跋燾盡他全部的力來解決這些問題。
為的就是要滿足.....
他的將士們能在這一夜吃上一口飽飯。
然而......
他還需要做一件能夠真正讓他計程車兵鼓起士氣的事情。
“著令......佔領下一個柔然部落後,錢財,女人都是他們的.....”
喜歡詭秘三千藏請大家收藏:()詭秘三千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