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的時間點也到了。
做飯的是和她一同來下山支教的同學幾人,他們此刻聚集在破舊的房梁下,兩個男生已經輕輕爬上了房頂。
說是要有大雨,得先把房頂給補上。
幸而他們提前準備了一些塑膠布,應該可以應付這一場風雨。
若非是資金來源被斷,想來胡婷婷家中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幫助這裡修建一座新的教學樓。
然而,世代為商人的胡家是不允許做這樣虧本生意。
即使胡婷婷執意如此,依舊沒有得到他們的認可。
.....
大雨很快將至,所有人都擠到了破舊的教室裡面。
午飯做得是簡單的掛麵,陪著雞蛋番茄湯,已然算是這裡的美味了。孩子們吃的很香,胡婷婷和幾個同學看著自然也很香。
等到午飯結束,眾人午休的時間到了。
孩子們多數時間會圍繞在胡婷婷幾人的身邊,聽他們講講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但今天,他們好奇的是——
“胡老師,這世上真的有花木蘭嗎?”
問這問題的是個小男孩,班上一個調皮的小傢伙。
名叫虎子。
回答他的是胡婷婷的一個男同伴:“《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於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方遊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帶。四百二十九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傳》,蠕蠕即柔然。)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因此,學者們大都認為,民歌《木蘭詩》產生於北朝後期。”
他的回答本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然而就是因為太沒有問題了......
胡婷婷不得不對虎子說道:“若是可以,老師也願意成為花木蘭,便更不用說那個時候正飽受戰『亂』的人們了......”
胡婷婷的回答剛結束。
天上的暴雨忽然極大,伴隨著急驟的風。
遮蓋在屋頂上的塑膠布瞬間被掀起。
虎子看著被颳走的塑膠布,二話不說衝了過去:“我去把它撿回來!”
“回來!虎子!”
然而緊跟在後面,胡婷婷也衝了出去。
.....
喜歡詭秘三千藏請大家收藏:()詭秘三千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