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開啟最東邊那個爐子,將鍋裡一些調味料都挑出來,像是蔥薑蒜八角什麼的都不要了。”
沈喜桃很快就挑好了,回頭問還要幹什麼,卻見當初一手帶大的小妹麻利嫻熟的處理各種食材調料,比自己熟練不知道多少。聽說這裡各色吃食都是她一人掌勺,許多菜色,她別說會做,見都沒見過。
“我們喜妹變得好能幹呢!聽媽說你打算到鎮上賣小吃,她還有些不放心,依姐看著,你手藝好著呢。現在還小,不急著嫁人,正該這樣做點事,整天在家裡忙活家務活沒什麼用處。”想當初她也是家裡的小能手,嫁了人卻被嫌得一無是處。
“是呢,我又不會種地,唸書又不開竅,好在燒菜上還有點天賦,這些我都是看書上學的,聞著問道不錯吧?”
沈喜桃笑著點點頭:“聞著就很香!”
“恩,等我攤子撐起來,生意好了,姐就和我一起幹。這年頭,擺個地攤都能致富,比種地來錢快……我看看這老鴨湯怎麼樣了,先給你裝一碗!”
“不用了,我剛剛喝的鴿子湯——”還沒說完,傳來沈新華的喊聲。
“媽,大姐,我幾個嬸來家裡了。”說話間人也到後門口了,後面一溜排四個嬸嬸都來了。
“不用起來,我們就來看看喜桃和孩子,你們接著忙活。”——沈二嬸道
石芸榴哪裡還坐的住,忙起身去洗手,嗔道:“你幾個又這麼客氣幹嘛?前兩天才破費了!”這幾位肯定不是空手來的,每人手上都提著幾個雞蛋等物。
“客氣啥?我們這可是又做姥姥了,東西也不多,就給娃添口奶!”
一群妯娌自是親親熱熱上堂屋寒暄去了,沈喜桃抱起吵醒的小寶也跟著,大家本就是衝著看孩子來的。
沈喜梅和石紫燕相視笑笑,接著忙活她們的。
哪想一會沈新華又抱著沈永康找來廚房:“喜妹,石家來人了,石愛國大嫂,提了一籃子雞蛋和兩包紅糖過來,媽讓你去招呼招呼。”這分量可不輕,都將幾個嫡親的嬸孃比過去了。按理說這樣的人情往來,石家就是含糊著不理也沒什麼的,畢竟才剛定親,兩家都還沒開始走動。
沈喜梅聽了卻是皺了眉頭:“於雯雯?”
沈新華有些尷尬的點點頭,這於雯雯雖然比他還小,但是嫁給了三十八歲的生產隊長,那怎麼也得稱呼一聲石家嫂子。特別是和石愛國定了親的沈喜梅,這麼直呼其名有些不合適。
“這裡事交給你嫂子吧,你先上前頭看看。人家拎了那麼多東西過來,怪不好意思的,但是媽說推回去似乎又不太好。”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黃鼠狼給雞拜年罷了!”沈喜梅低著頭,沒人看見她眼神一片冰冷。
石家兩個老的性情還算和善,石愛國除了事情剛發生那會惱羞成怒說了些難聽的話,後來在鎮上教書也沒有怎麼對付過家裡。始終同家裡過不去各種使絆子的一直是石榮華和於雯雯這對夫妻。
她就不明白了,自己上輩子到底哪裡對不起他們石家,以至於那麼多年一直不依不饒的。
九十年代初安城開始實行計劃生育,雖然全國在八二年就開始推行一胎化,但是真正實施到安城農村裡是她入獄後的事,那時沈新華的三個兒子最小的都能打醬油了,石紫燕也第一時間服從政策做了結紮,作為當初村婦女主任的於雯雯卻舉報說家裡違反計劃生育。
那年月抓計劃生育,和鬧文革的陣仗有些類似,違反計劃生育的:沒生下來的不管月份多大直接拉去打掉,躲過去了生下來的交天價罰金,沒錢,那就將家裡都砸了值錢的東西都拉走然後還要抓老人去坐牢。
家裡明明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於雯雯想讓石芸榴去坐牢站不住腳,但是村委會時常來家裡鬧,最終大哥家分到的七畝責任田原本三十年一變動給村裡收回去了,自此一家五口沒了經濟來源。
除了二哥、三哥外,她大哥最終也沒有幸免,成為那件事的受害者。
“我去看看,你在這裡幫大嫂,將剩下的幾隻大的龍蝦處理乾淨,小的倒回河裡去。”
大木盆裡的龍蝦也沒剩多少了,沈喜梅再次檢查下幾個燉罐,調整火勢大小,擦乾淨手,抱過沈永康往堂屋走去。
家裡的兩間堂屋中間隔著倆間廂房,北邊的那間堂屋後面連著鍋屋,沒有南邊那間通風,夏天吃飯之類的會選南邊那間,而此時一夥人都坐在南邊堂屋的八仙桌前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