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另一方面卻是說沒看出沈喜梅是個奸猾的,眼見親事定了,馬上真面目漏出來了,原來還是個好吃懶做的。
楊小紅聽了這麼些閒話,加上她又切身體會到喜妹犯懶的苦果,心裡有怨氣也擔心石家知道這些情況對喜妹有不好的印象,影響這門好親事。
這不,老太太講話也就越來越刻薄了。
沈喜梅已經聽著她奶指桑罵槐兩天了,慢慢由驚疑不定到恍惚錯亂,躺在床上又哭又笑。
沈家大孫媳婦,也就是沈喜梅大嫂,石紫燕本就是婆婆娘家屋場石家營的閨女,嫁過來幾年,和小姑相處的不錯,此時見沈喜梅屋裡有動靜,正準備進來看看,就聽見外面腳踏車的響聲,這是丈夫接了婆婆到家了?
果然,還沒等石紫燕迎出來就傳來沈母的聲音。
“喜妹怎麼了?媽回來了,累著了就歇著,沒事,有媽在呢。”
沈母姓石名芸榴,孃家是遠在百里外的山村石家營。
三天前,因孃家外甥娶媳婦,石芸榴回孃家喝喜酒。石家營同這裡隔山又隔水,山區裡還不通車,一半路程要靠腳走,一來一回路上就一天時間,實在不方便,所以石芸榴趁著這次機會在孃家住了兩晚。
掐著點,沈新華騎腳踏車到鎮上車站接石芸榴回來,沿路說了沈喜梅前兩天洗衣服滑到河裡的事,石芸榴聽了大兒子的話,心揪的不行,一到家,又聽見孩子奶奶在唸叨孩子躲懶,也顧不上其他,直奔沈喜梅的房間來了。
石紫燕跟在後面,解釋道:“前兩天洗衣服時滑進河裡,好險村裡劉金大嫂將人拉起來,給送了回來。
不知道是嚇著了還是嗆了水,喜妹這幾天有些懨懨的,很是不對勁……”
這親奶奶不擔心還一直說三道四的,石紫燕都忍不住想爭論兩句。
石芸榴嫁到沈家二十多年,本就是個勤快麻利的,下面一串的小叔子,都是她和和沈來福沈父)操持著娶妻成家,在家裡早就站直了腳跟,分家後甚至超越了婆婆,拿到管家大權,畢竟她也是當婆婆的人了。
平常楊小紅沈奶奶)除了對待么女上頗為偏頗,其餘也算是拎的清的,一般不和兒媳婦對著幹,這次也是見兒媳難的不在家,孫女不幹活,自己累著了,又被沈喜樂挑撥了幾句,氣性上來了,嘴上就說個沒完。
石芸榴也懶得搭理,可是見平常憨甜嬌俏的女兒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早就沒有少女的春色,一臉青白,焦心的很。
“喜妹,我的孩兒,是不是嚇著了?不怕不怕,魂上身啊,……”
沈喜梅見到年輕的沈母,突然撲進懷裡,大哭起來。
她回來了,她在父母未老時回來了,不是蒼老的臉龐,佝僂的身軀,更不是牆上黑白的遺像,而是年輕的,健康的、活生生的人。
楊小紅見孫女哭的撕心裂肺,實在不太正常,也訕訕的站在門口說了兩句:“怕是真嚇到了,晚上叫叫就沒事了。”
到了晚上,一家子吃過晚飯,石芸榴見沈喜梅躺在床上似乎睡著了,喊上大兒媳婦,扛著把竹編的大掃把,在月色中悄悄出了門。
來到蓮花河邊找到沈喜梅那天摔下去的位置,將掃把在河裡搗鼓幾下,然後,嘴裡輕聲唸叨著:“喜妹呀,回家了啊,媽喊你回家吃飯呢,家裡飯做好了,床也鋪好了,該回家了……”
“喜妹,大嫂牽你回家啊,咱不在外面玩了,跟著大嫂和媽一起回家,喜妹,跟緊了啊,咱走大路回家……”
婆媳二人一邊小聲反覆呼喊著,一邊拖著大掃把,徑直往家裡走。
好在他們家在村東頭,離蓮花河近,又是趁著天黑,也不怕人看見。
這是農村流傳下來的老法子,孩子在外面嚇狠了,一般說是魂嚇掉了,要家裡人去牽引回來,要不孩子就會帶呆愣愣的,整天無精打采。要是擱以前,當天晚上就來叫了,這不因為石芸榴不在家,加上這些年破四舊事件上演的風聲鶴唳,雖然這兩年風聲小了些,但是畢竟是封建迷信,她們也只敢在晚上這樣偷偷的行動。
到了家,婆媳倆不動聲色,將大掃把在沈喜梅的房間裡放好,各自忙去了。
喜歡八十年代的麻辣軍嫂[重生]請大家收藏:()八十年代的麻辣軍嫂[重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