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門閥勢力無比強大,曹『操』對此深有感觸。
任何一路諸侯,如果得不到地方門閥勢力的支援,結局都不可能太好。
歷史上,哪怕鼎盛時期的曹『操』、劉備、孫權,也不得不對世家大族進行妥協。
曹『操』對於世家的提防心非常強,也深知世家大族的危害,這才提拔重用寒門,努力壓制世家。
饒是如此,為了能夠成就大業,曹『操』也不得重用世家子弟,這不僅僅是曹『操』的無奈,也是這個時代的無奈。
漢末諸侯並立,假如與其中一方諸為敵,只要戰而勝之就可以除去大患。
若與世家大族為敵,勢必會遭受到整個天下世家的抵制,王莽的前車之鑑,就是最好寫照。
曹『操』正是看清楚了這些,在感受到關羽對世家濃烈的殺意後,才會有心提醒。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曹『操』被關羽構建的藍圖所打動,不願這種跨時代的奇思妙想胎死腹中。
“孟德兄可是以為,世家豪族盤踞地方,根深蒂固,難以力敵?”
曹『操』聞言,反倒是鬆了口氣。
關羽既然問出了這種話,就說明其對於世家的權勢,並非沒有絲毫瞭解。
既然有所瞭解,勢必就會有應對之策。
“世家、豪族之強盛,想必雲長已經有所瞭解,他們盤踞地方,根深蒂固,莫說如今天下大『亂』,就算在此之前,朝廷也拿這些人沒有辦法。”
“許多時候,郡縣官吏也需要仰仗各地豪族,政令才能夠得以推行,官位才能夠穩固。”
“既然雲長知道世家、豪族在地方影響力,須知不能制止這種事情發生,所謂的內閣議員選舉,也無非是各大家族私下協議罷了,於國於民何利?”
“若雲長欲遏制世家大族,莫說推行這種新制度,恐怕自身都難以保全吧。”
能說出這番話,曹『操』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他倒也想知道,關羽想要如何遏制世家大族,這也是曹『操』始終在思考的問題。
可惜的是,由於治國需要士人,而世家大族壟斷學識,那些有才學計程車人,也大多出於世家大族。
縱然朝廷再如何打壓世家大族,也必須重用這些士人。
哪怕出現了雄主,覆滅了不少世家大族,然而只要不能打破士族對知識的壟斷,新被重用計程車人,早晚也會形成新的世家大族,成為國家之患。
曹『操』知道這些,關羽也知道這些。
“我所說制度,非一日甚至一兩代能夠實現,我所能做的就是為之而努力。”
“以如今局勢,想要在『亂』世立足,甚至是掃平天下,必須仰仗世家、豪族。”
“然而,妥協只是暫時的無奈舉動,我們也可以在妥協的過程中積累力量,待時機成熟之時,讓這個天地為之震動。”
曹『操』眉頭微皺,問道:“『操』敢問,如何才能積累力量,如何才算時機成熟?”
關羽肅然答曰:“掌控軍權,大肆提拔寒門,再借助世家大族之力掃平天下,天下若定,力量足夠,時機自然成熟。”
曹『操』搖頭道:“世家之形成,不僅僅在於其出身與傳承,乃在於朝廷必須重用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