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行政權者,暫且稱其為丞相,總領天下事物。”
“司徒及司徒府眾官吏,亦可稱其為內閣,擁有設立國家憲法之權利,憲法至高無上,乃是所有法律之根本,上至皇帝、三公,下至普通百姓,都必須嚴格遵守。”
“司空及司空府擁有執法權利,可以依據內閣設立之法律,督查、緝拿內閣眾官吏,甚至丞相之違法行徑。”
剛從震驚中緩過神的曹『操』,聽到關羽這番言論以後,更是驚得目瞪口呆。
關羽這個想法雖然顯得很粗糙,卻融合了後世的君主立憲制,以及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
曹『操』身為優秀政治家,哪怕關羽表達的不甚明白,卻也能夠管中窺豹,從中看出這套制度的優點,以及其跨時代的意義。
努力壓抑住心中的震驚,曹『操』很快就看出了其中漏洞。
“雲長之意,就是將本屬於天子之權利,下分到丞相府、內閣以及司空府。”
“司徒及內閣擁有立法權利,所設立的憲法無論天子、丞相、司徒,亦或是天下百姓,都必須尊崇。”
“故此,內閣所立律法,必須做到全面而實際,否則就會給整個國家帶來大禍。”
“『操』竊問之,雲長如何能夠保證,內閣所立之法,可以綜合各方面利益關係,能夠保證國家長治久安?”
“又或者,隨著時代發展,內閣所立之律法,已經不符合當時國情,又如何來加以改變?”
“丞相擁有太多權利,又如何受到制約?”
聽到曹『操』的疑問,關羽反而感到欣慰。
曹『操』並沒有開口就否認,就說關羽異想天開,反而闡述自己的疑『惑』,說明對方接受能力很強,正試圖去了解關羽所構建的宏圖。
關羽臉上『露』出笑容,道:“丞相府、內閣以及司空府,乃是相互制約關係。”
“內閣不僅有立法權利,同時也掌管賦稅、撥款、軍事、司法、外交,內閣中所有官吏,都從天下各處依照人口多寡進行推舉,簡稱內閣議員。”
“由於內閣議員來自天下各地、各個階層,他們大致能夠代表當地的風俗、意願,雖不能保證所立律法完全符合國情,卻也應該不會有太大偏差。”
“丞相權利再高,卻也受到內閣以及司空府掣肘。”
“若丞相做出違背憲法之舉動,司空府可以判決丞相違背憲法,情況嚴重甚至可以對其加以制裁,包括但不僅限於停職查辦。”
“丞相所作出的重大決定,假如內閣三有其二議員否決,丞相決定也不得透過。”
“至於內閣所立之律法,也必須先透過丞相同意,假如丞相對內閣所立律法有異議,可以一票否決。”
“除非內閣三有其二以上議員,透過被丞相否定的律法,這種有爭議的律法才能得到施行。”
“內閣也要遵從憲法,若做出違背憲法的舉動,亦或是制定的律法不符合憲法,司空府亦可宣判內閣設立的律法違背憲法。”
“至於司空及司空府眾官吏,則由丞相任命,不過這種任命必須得到內閣確認。”
“簡單來講,丞相幾乎擁有皇帝的絕大多數權利,不過這種權利卻要在遵守憲法的基礎上施行,且要被內閣以及司空府監督。”
說到這裡,就連關羽也感覺有些發暈。
反觀曹『操』,雙目卻是神光湛湛,臉上滿是驚奇之『色』。
很顯然,曹『操』被這種三權分立,各個權力機關相生相剋的方式啟發,思想走進了新的天地。
“既然丞相權利如此巨大,又如何保證其在位期間,不會收買、勾結內閣議員,以及司空府官吏,最終做到真正的大權獨攬?”
關羽聞言,笑容卻是非常燦爛。
假如丞相是終身制,假如內閣議員是終身制,丞相手段再厲害點,未嘗不能做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