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公孫瓚得到袁紹書信,當即大喜過望,領兵攻打韓馥。
韓馥初戰失利,心中惶恐,袁紹使陳留高幹、荀諶趁機面見韓馥。
兩人說道:“公孫瓚乘勝來向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引軍東向,此其意不可知,竊為將軍危之。”
韓馥本就因為不給袁紹錢糧,擔心對方反叛,此時聽到二人之言,當即惶恐不安。
馥曰:“為之奈何?”
諶曰:“公孫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袁氏一時之傑,必不為將軍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若兩雄併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
“夫袁氏,將軍之舊,且同盟也,當今為將軍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
“袁氏得冀州,則瓚不能與之爭,必厚德將軍。冀州入於親交,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
“願將軍勿疑!”
韓馥『性』格怯懦,聽到二人這番言論,就準備將冀州讓給袁紹。
韓馥麾下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皆、騎都尉沮授勸諫韓馥:“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
“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乃欲以州與之?”
韓馥答曰:“吾乃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
從事趙浮、程奐請出兵拒袁紹,馥又不聽。
時田豐在韓馥麾下為官,卻由於為人剛直,並不為韓馥所喜,鬱郁不得志。
沮授與田豐關係莫逆,尋到嘆曰:“韓馥並非明主,今日舍冀州而贈袁紹,他日必遭橫禍。”
田豐冷笑道:“冀州富甲天下,乃兵家必爭之地,韓馥庸才也,如何能夠守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縱然今日不將冀州拱手讓與袁本初,早晚亦為他人所破矣。”
沮授聞言,久久不語。
不過對他們而言,若冀州換了袁紹這位雄主,二人或許才有機會施展胸中才學。
果不其然。
袁紹得到冀州,當即上表請沮授為監軍、奮威將軍,並徵召田豐為冀州別駕、審配為治中。
審配也如同田豐那般,由於『性』格正直,在韓馥麾下鬱郁不得志。
再加上韓馥的確並非明主,三人並沒多作猶豫,當即欣然效力於袁紹麾下。
袁紹先得冀州,又得三位大才相助,手中可謂兵多將廣,人才濟濟,聲勢滔天。
公孫瓚聽說袁紹得到冀州,派人想要分得一半城池,卻被袁紹拒絕,兩人由此結怨。
與此同時,公孫瓚由於居功自傲,不聽幽州牧劉虞排程,兩人之間矛盾越來越深。
北方之地,袁紹、公孫瓚、劉虞三足鼎立,只是袁紹和劉虞關係頗好,公孫瓚卻與二人結怨。
至於南方,局勢也是頗為混『亂』。
袁術佔據淮南富庶之地,又表孫堅為豫州刺史。
卻說袁紹眼看天下大『亂』,兩位天子都受制於人,就想擁立幽州刺史劉虞為帝。
此時袁術、孫堅雄踞南方,若能得到二人支援,擁立劉虞為帝之事很可能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