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得荀彧,乃上奏天子,封其為漢侍中,守尚書令。
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參太尉府軍事。
關羽表臧洪為幷州刺史,以張濟、尤修為校尉,輔助臧洪留守幷州。
徐晃調回雒陽,被封為司隸校尉,執掌雒陽城防、兵事、治安。
張飛被任命為虎威將軍,率領李傕、郭汜駐守右扶風,防備涼州韓遂叛軍。
徐榮被任命為揚武校尉,領兵駐守武關,防備荊州劉表。
高順因屢立奇功,被任命為虎賁中郎將,封平侯,統帥三千陷陣營,屯兵滎陽。
蔡邕廉潔、公正,又才華橫溢,頗有名望,且跟隨關羽許久,位列三公為司徒。
其餘諸將,亦是各有封賞。
關羽聽從荀彧之言,並不著急興兵,反而修生養息,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朝中公卿得知劉辯於荊州稱帝,有想要離去者,關羽也沒有阻攔。
轉眼間,已經到了初平二年。
經過荀彧的治理,本來因為戰『亂』不休,而人心惶惶的關中百姓,情緒也終於全都安穩下來。
朝廷新頒佈的各種政令,也讓百姓們感受到了新氣象。
朝堂之內經過明爭暗鬥,以及各種清洗,關羽已經完全確立了自己的威信。
縱然仍舊有人不服關羽,卻也不敢反對其命令。
大半年發展,關羽終於徹底在司隸站穩跟腳,不僅政治上確立了自己的地位,軍事上也佔據了半個雍州。
事實上,如今並沒有雍州。
漢武帝時期,雍州由於佔地太過廣袤,就被拆分、改名為涼州。
當然,涼州之地並不包含所有的雍州之地,雍州西部數郡劃為涼州所有,雍州東部數郡劃為司隸所有。
光武帝定都雒陽之時,曾經恢復過雍州名稱,不久沒多久便被廢除。
直到興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4年,李傕、郭汜等佔據長安廣大區域,雍州才再度成為正式行政區。
然而,此時尚且為公元191年,雍州尚且沒有被設立,以後也許永遠都不會被設立。
有讀者說要先攻下雍、涼二州,我這裡就稍微科普下,免得弄混了,這個時期雍州其實已經被涼州、司隸瓜分了。)
除此之外,各路諸侯也是動作不斷。
諸侯討伐丁原結束,返回以後都開始厲兵秣馬。
由於呂布、李儒帶著劉辯投奔劉表,擁有天子的劉表聲威大震,很快就得到了荊州世家的支援。
不僅如此,那些離開朝堂的公卿,不少也都南下襄陽,成為荊州新朝廷的大臣。
袁紹本來佔據渤海郡,錢糧都要仰仗韓馥這個冀州刺史。
韓馥擔心袁紹做大,聽從沮授之計,故意削減袁紹錢糧,想要讓袁紹麾下軍隊糧盡而散,自己徹徹底底佔據冀州。
袁紹大怒,逢紀趁機勸諫袁紹取冀州,袁紹卻忌憚韓馥兵強馬壯,麾下又人才濟濟,猶豫不決。
逢紀道:“夫舉大事,非據一州,無以自立。今冀部強實,而韓馥庸才,可密要公孫瓚將兵南下,馥聞必駭懼。並遣辯士為陳禍福,馥迫於倉卒,必可因據其位。”
袁紹採納逢紀計策,寫信邀請公孫瓚出兵攻打韓馥,兩人平分冀州。
恰逢韓馥部將麴義反叛,韓馥征討不利,袁紹當即暗中和麴義勾結,圖謀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