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道:“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如今皇子辯為大漢天子,主公若欲擁立皇子協為帝,滿朝公卿勢必出言反對。”
說到這裡,賈詡神秘一笑。
“天子所能仰仗者,正是滿朝公卿耳。”
“若皇子協得知滿朝公卿,全都心向皇子辯,又當如何?”
關羽先是有些發愣,繼而大笑不已。
假如劉協當了皇帝,肯定想要當做獨一無二的天子。
可惜的是,外面還有劉辯這個正牌天子,而且是被眾多朝臣支援的天子。
反觀劉協,只是關羽依仗先帝遺詔,強行擁立的天子罷了。
劉協得不到滿朝公卿支援,所能依仗者唯有關羽,否則縱然其最終奪權,也只是偽皇帝。
只要有了劉辯這個皇帝在外面,劉協就名不正、言不順。
唯有廢掉劉辯,劉協皇帝之位才能名正言順。
哪怕出於對自身皇位的眷戀,劉協也必然要依靠關羽,才能穩固自己帝位。
高順帶著劉協在帷幔後偷聽,正是為了告知劉協:滿朝文武除了驃騎將軍關羽,乃是真心忠於先帝,想要擁立劉協為帝。
其餘公卿,都不可信!
劉協如今尚且年幼,只要將懷疑的種子種在其心中,日後再進行澆灌,早晚都會生根發芽。
關羽自忖,自己也並非董卓、李傕、郭汜之流。
他哪怕權傾朝野,也會給予劉協足夠尊重,以及天子應有的威嚴。
再加上劉協年齡不大,只要好生教導,君臣關係未嘗不能處理好。
蜀漢後期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就非常讓關羽羨慕。
劉禪雖是名義上的蜀國皇帝,諸葛亮卻能決斷國內所有軍政大權,劉禪卻也沒有擔心對方取而代之。
朝堂之上,喧囂依舊。
眼看眾人越鬧越兇,關羽卻是從懷中掏出先帝遺詔,而後高高舉起。
“關羽不才,承蒙先帝信任,令我領兵入京誅殺逆賊何進,穩定朝堂局勢。”
“且先帝有言,會立皇子協為天子。”
“關某隻想知道,陛下身體健康,為何會忽然駕崩!”
“陛下既然欲立皇子協為帝,為何駕崩之後是皇子辯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