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子強詞奪理,氣煞我也!”
張飛聽到李儒這番言論,當即勃然大怒,挺起丈八蛇矛就準備將其刺死。
“翼德且慢!”
就在此時,始終冷眼旁觀的賈詡,卻是忽然上前擋住了張飛。
賈詡在雲中地位只在關羽之下,張飛也對這位雲中智囊非常尊敬。
故此。
哪怕張飛如今怒髮衝冠,仍舊強行按捺住心中怒氣,沒有上前刺死李儒。
“明公,文優雖然言語冒犯,卻也只是護主心切,這才胡言『亂』語。”
“如此義士,殺之則失人心,還望明公三思。”
賈詡走到關羽面前,深深一拜。
關羽今日所作所為,就連賈詡都感覺有些不解,想不明白自家主公何至於此。
董卓縱然傲慢,卻也不該這麼就殺掉了。
如此行事,固然能夠震懾三軍,卻也會帶來很大後患,甚至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朝廷爭鬥,畢竟非同凡響。
也許那些看不慣關羽的朝臣,未必和董卓有什麼瓜葛,卻也難保對方不會以此為由,對關羽大肆攻訐。
假如關羽能夠大獲全勝,迅速平定羌人叛『亂』還好。
一旦戰事拖延,勢必後患無窮。
賈詡方才之所以沒有阻攔關羽,是因為他能夠感覺到,自己主公要殺董卓的決心。
可是,在殺董卓之前先斬西涼悍將華雄,這種事情本就有些不妥。
縱然董卓有罪,華雄只是其下屬,也沒有冒犯之舉,卻被率先斬於校場之中。
此舉,未免顯得太過冷酷。
現如今,李儒這等忠貞義士,眼看又要葬身此地,賈詡才不得不出來阻攔。
漢人素來尊敬忠義之人。
貿然斬殺義士,只能會失天下所望,根本沒有任何好處。
更何況,賈詡還與李儒有舊,自然不可能見死不救。
關羽聞言,眉頭微微皺起。
說實話,拋開李儒前世所作所為,關羽也非常敬佩他對董卓的忠誠。
縱然李儒方才言語冒犯自己,關羽也沒有因此惱羞成怒。
他之所以想殺李儒,也是擔心對方日後會禍國殃民。
不過很快,關羽就釋然了。
董卓已死。
天下大勢發生驚天逆轉,李儒沒有了董卓為依靠,又能翻起何等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