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諸將,看著董卓那血淋淋的腦袋,全都感覺背脊發寒。
他們再看向關羽的眼神,已經變得畏懼無比。
有了董卓這個破虜將軍,作為眾人前車之鑑,從此再也沒有人膽敢陽奉陰違。
關羽立威舉動,已經起到了超乎預料的效果。
“董卓傲慢無禮,藐視上官,妖言『惑』眾,怠慢軍心,已經軍法處置。”
“從今以後,敢有再犯者,有如此人!”
關羽揮舞青龍偃月刀,指著倒在地上的董卓屍體,厲聲喝道。
“車騎將軍但有軍令,我等萬死不遲!”
諸將臉『色』肅然,全都轟然應諾,根本沒有人膽敢違背關羽命令。
關羽見狀,這才欣慰的點了點頭。
“將軍,將軍,將軍。”
就在此時,李儒卻是撲到了董卓身上,嚎啕大哭起來。
諸將見狀,雖然都感覺心中慼慼然,卻也不敢再多說什麼。
反倒是關羽,看到李儒如此舉動,眼中卻是閃過猶豫之『色』。
他此時也在心中暗自考慮,要不要把李儒一同殺掉,徹底消除後患。
只不過。
歷史上,李儒的確罪大惡極,跟著董卓做了不少壞事。
然而,只要不站在上帝視角看待問題,就會發現李儒所作所為,也是無可厚非。
李儒忠誠的物件,畢竟只是董卓,而非漢室。
他所有謀劃,都對董卓大有裨益,雖然為此讓天下不寧,讓漢室顏面掃地。
可僅僅從謀士職責而言,李儒非但沒錯,反而是盡心盡力、忠心耿耿之人。
不談其他,就說現在。
諸將因為關羽殺了董卓,再也不敢說些什麼,更無人敢為董卓說話。
唯有李儒。
哪怕華雄、董卓先後被關羽所殺,仍舊沒有絲毫畏懼,反而抱著董卓屍體嚎啕大哭。
如此舉動,難道不能彰顯李儒之忠義?
更何況。
李儒之才,在某些方面甚至不下於賈詡,若能將其收服,絕對會是一大助力。
然而思量許久,關羽終究還是嘆了口氣。
關羽知道,歷史上李儒對董卓極其忠誠,又是心機深沉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