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叛『亂』被平定後,臨平縣令肯定名聲大噪,河北將無人不識這位縣令。
下曲陽城外二十里處。
官兵臨時營寨駐紮於此,關羽卻是滿臉愁容待在中軍主帳。
數日以來。
雖說官兵仗著騎兵速度優勢,不斷『騷』擾黃巾軍,最終迫使張寶退入下曲陽。
如此一來,關羽反倒不知道該如何行事。
先不說下曲陽城池堅固,想要強攻破城十分困難。
單說雙方兵力差距,也不是那麼容易彌補,假如張寶困守城中,關羽也無能為力。
“將軍,營寨外來了一人,自稱是臨平縣令。”
“臨平縣令!”
關羽聞言,猛然站起來,急忙說道:“速速有請。”
臨平縣令事蹟,已經逐漸在冀州傳開,關羽早就打聽到對方乃何方神聖。
說到三國時期冀州大才,想必許多熟讀三國之人,首先就會想到田豐、沮授。
此二人,都乃鉅鹿郡人氏,更乃當世大才。
不少人甚至覺得,二人之才不下張良、陳平,可惜袁紹不能知人善用。
臨平縣令,就是歷史上袁紹麾下沮授是也。
提起沮授,許多人可能都覺得,此人乃是一介謀士,肯定成名很早。
有如此錯覺,其實也從側面肯定了沮授謀略。
歷史上,沮授在靈帝年間擔任過兩任縣令,卻也並無太大成就。
直到韓馥擔任冀州牧以後,沮授被韓馥任命為別駕,並拜其為騎都尉。
從此以後,沮授幾乎都是以統兵將領身份出現。
袁紹得冀州,和沮授談論過後,當即冊封沮授為監軍、奮威將軍。
無論監軍還是奮威將軍,都屬於武職。
當然,沮授之所以得到袁紹如此重用。
可能也因為袁紹初得冀州,需要沮授這種本地名士支援緣故,
饒是如此,也能看出沮授長於兵事。
直到後來,沮授反對袁紹倉促與曹『操』決戰,才讓袁紹心中不喜。
郭圖趁機進讒言:“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與主不同者昌,主與臣同者亡,此黃石之所忌也。且御眾於外,不宜知內。”
袁紹聞言產生疑心,乃分監軍為三都督,令沮授及郭圖、淳于瓊各領一軍。
可笑的是。
官渡之戰正是因為淳于瓊緣故,才導致曹『操』火燒烏巢,袁紹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