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飛斬將五名,然後大勝而歸,官兵盡皆士氣大增。
關羽延續張飛所使用騎兵戰術,每每派遣精騎襲擾黃巾,卻不與其正面交戰。
數日下來,黃巾空耗錢糧,卻仍舊未有絲毫斬獲。
面對如此無恥的戰術,哪怕張寶等人暗中大罵不已,卻也沒有絲毫辦法。
騎兵速度優勢太過明顯。
官兵想戰便戰,想走便走,也根本不戀戰。
哪怕張寶數次設下誘餌,想要引誘官兵貪功冒進,仍舊被關羽及時發現。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
關羽將『毛』爺爺游擊戰術,結合騎兵的超強機動能力,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張寶空有數萬大軍,仍舊只能陷入被動局面。
雖說由於張寶也變得謹慎,數次交鋒下來黃巾只傷亡不到五百人,士氣卻也一落千丈。
張寶無奈,只得下令撤軍。
臨平,縣衙。
“面對數萬黃巾賊寇,關將軍居然率領三千騎兵,就敢主動與之周旋。”
“如此膽識,當真令人敬佩。”
臨平縣令看著手中戰報,眼中釋放出驚人神采。
“明庭,關將軍雖領兵抵達鉅鹿郡,奈何兵力太少,如何能夠平定冀州黃巾?”
縣尉卻並沒有那麼樂觀。
雖說關羽主動出擊,仗著騎兵速度優勢不斷『騷』擾黃巾,斬獲卻少得可憐。
如此縱然能夠拖住下曲陽黃巾。
然而,廣宗張角以及鉅鹿張梁率領的黃巾,才是真正心腹大患。
假如關羽只是在下曲陽和張寶糾纏,仍舊根本改變不了冀州局勢。
長期僵持下去,甚至可能引來朝廷怪罪。
“此言差矣。”
“關將軍本就極其善戰,若非麾下兵馬太過龐雜,需要磨合才能形成戰鬥力。”
“哪怕兵力遠不及黃巾,也未嘗不能擊破張寶。”
“我欲前去面見關將軍,以我對冀州黃巾之瞭解,再輔以關將軍之驍勇,黃巾何足懼哉?”
縣尉聞言,也是心中振奮,絲毫沒覺得縣令口出狂言。
在此之前,臨平縣令的確名聲不顯。
然而,黃巾起義爆發後,臨平縣令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摧毀了黃巾全域性部署。
臨平縣令以少量兵馬,屢屢擊退來犯黃巾,更是令其聲望達到頂峰。
縣尉毫不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