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自忖。
哪怕他處於臨平縣令位置,也不見得能夠守住這座縣城。
對於臨平縣令,關羽也好奇到了極點。
他急忙問道:“國相可知,臨平縣令乃何許人也?”
常山國國相搖頭道:“張寶佔據下曲陽,我們想要得到冀州詳細情況,並不容易。”
“只是從逃難的百姓口中得知,臨平縣令文武雙全,知兵善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巾叛『亂』之初,臨平縣令就看出端倪,屢次向鉅鹿太守進言,卻並未引起重視。”
“臨平縣令自己卻做好準備,修築防禦工事,招募鄉勇。”
“黃巾叛『亂』開始,黃巾軍想要裡應外合攻破城池,卻被臨平縣令識破,將計就計把來犯黃巾盡皆斬殺。”
“臨平縣令也趁機豎立威望,而後從當地豪族那裡抽調私兵,幫忙防禦城池。”
“甚至於,就連鉅鹿郡治所癭陶,也是因為臨平縣令再三進言,鉅鹿太守郭典才能有所警覺,以致能夠守住城池。”
關羽聞言,不由眉頭緊皺。
按理來講,臨平縣令既然有這種才華,絕對不應該不被重視。
以至於,立下如此赫赫戰功,鄰郡國相都不知其名。
當然。
黃巾起義以來,各地戰『亂』不休,以致交通受阻,訊息閉塞也有很大原因。
然而。
若臨平縣令早有名聲,哪怕官職只是縣令,常山國國相也不應該不知道。
鉅鹿郡太守郭典,更不可能屢屢不聽對方諫言。
那麼只有一個解釋,臨平縣令在此之前名聲不顯,所以才不為眾人所知。
“他,究竟是何人?”
關羽好奇心越來越重。
不過很快,他就拋棄所有雜念。
關羽對常山國國相道:“臨平、癭陶尚未被賊人所得,實乃不幸中萬幸。”
“所謂兵貴神速。”
“我欲星夜兼程趕往冀州,率兵攻打下曲陽,先斬張角逆賊一手足。”
“常山黃巾不顯,我欲徵調五千郡兵隨行平叛,國相也要籌備糧草,保證大軍後勤供給。”
喜歡漢末武聖請大家收藏:()漢末武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