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出塞時間已經不短,想必很多部落都先後得到了訊息。”
“假如不能快速攻破慕容部落,待鮮卑眾多部落聯合起來,憑藉他們對於草原的熟悉,很可能會將我軍圍而殲之。”
“無論是鮮卑俘虜潛在的叛『亂』,還是因為這些俘虜被拖累的行軍速度,對於我軍而言都極其致命。”
“如今宦官當道,朝中諸公空有報國志卻不得陛下信任,致使災荒四起,百姓流離失所,盜賊盤踞各郡縣屢剿不絕。”
“朝廷諸公太需要一場勝利,好再度得到陛下信任,如此才能撥『亂』反正,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為了勝利,哪怕背信棄義成為無恥小人,我臧旻也在所不惜!”
臧旻聲音不大,卻彷彿有種非常濃烈的感染力。
哪怕雲長明知,大漢沒落如此不能僅僅歸咎於宦官,卻也不得不為臧旻為國為民的胸懷所折服。
不過,以『奸』計『逼』迫鮮卑俘虜投降,然後又以此為藉口,將六千餘老弱『婦』孺屠戮殆盡,雲長心中仍舊不能釋懷。
“阿羽,阿洪與你意氣相投,我其實也視你如子侄,有些話也不妨與你明說。”
臧旻似乎看出雲長此時心中仍舊不忿,略作猶豫終究還是開口說道。
“如今流民遍地,盜賊四起,民間還興起了黃巾道,信者不在少數,此乃『亂』象之始。”
“假如陛下不能遠離宦官整頓朝綱,大漢江山早晚必定會大『亂』。”
聽到這裡,雲長卻是驚駭的看著臧旻。
黃巾起義與諸侯割據,雲長對於大漢未來走向自然十分清楚,然而云長知道這些,卻源於前世對於歷史的解讀。
如今大漢雖然風雨飄搖,卻距離真正的大『亂』仍舊很遠。
臧旻能在這個時候就察覺出些許的端倪,又豈能不讓雲長心中震驚?
當然,雲長從臧旻語氣中也能看出,對方只是有些猜測,卻也並不十分確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饒是如此,也足以讓雲長心生敬佩了。
“阿洪雖然聰慧,可是為人太過看重義氣,天下太平倒也無妨,若遇『亂』世定會為此遭難。”
“我觀阿羽雖然並非出身名門,卻有萬夫莫當之勇,更兼果決、仁愛,生逢『亂』世必定大放異彩。”
“既然你二人意氣相投,我自然希望日後你能多多照看阿洪,故此有些話哪怕你不愛聽,我也會直言相勸。”
臧旻的一番話,再次讓雲長刮目相待。
他可非常清楚,歷史上臧洪就是因為太注重義氣,這才會與袁紹結怨導致身首異處。
臧旻能有這等猜測,說明他對於臧洪『性』格十分是瞭解,也能反映出對方的前瞻『性』。
沒有理會雲長複雜的心思,臧旻仍舊繼續著自己的話題。
“你從我這裡借走《孫子兵法》,可曾讀過‘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略微沉『吟』,雲長當即微微點頭。
知道『亂』世將至,雲長為了充實自己下了很多功夫,對於《孫子兵法》都是日夜誦讀,甚至勉強自己去記住內容。
不過現在的雲長,對於這部兵法的領悟還處於初級階段,瞭解並不深。
所以,哪怕他隱約記得有這麼一句話,卻也理解並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