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遊戲暫時取消了主機平臺上面的開發計劃,將開發平臺放在了pc上面。<od的可能,開發的難度遠遠不止那麼簡單。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遺蹟跟水雷兩個工作室,更多的經驗是在於經營型別的rts上面。
但是在新的戰爭系列遊戲中,遊戲中除了rts跟策略經營型別的玩法之外,他們還需要加入arpg的元素,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
當然也是為了讓更多主流的玩家能夠喜歡這款遊戲。
因為你不管rts型別,又或者是策略型別的遊戲做的多好。
你都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這種玩法受眾的玩家,永遠都是一小部分。
為什麼這一型別的遊戲幾乎沒有3a級別製作的存在?
因為太小的受眾群體,幾乎都已經註定很難收回成本了,自然不會有遊戲廠商去做了。
遊戲在操作上面變得方便,這是遊戲發展的歷程,入手簡單精通困難,這是一個想要成功的遊戲需要做到的東西。
為什麼單純的ar3以及sc會被後來的遊戲給取代,甚至就算是暴雪自己都沒有後續作品的開發,取而代之的是從遊戲的ip故事上面開發?
因為這種玩法如今受眾的群體太少了,如果有哪一天開發了續作,要麼是主流的玩家開始又喜歡上這種型別的遊戲了,要麼就是單純的想要依靠情懷來圈一波錢。
不過對於這些開發的細節東西,大部分的玩家還是不清楚的。
對於他們而言,科隆遊戲展上天河網路展現出來的遊戲內容實在是太過於勁爆了,讓他們感覺到無數的遊戲火力壓制。
然後在天河網路的釋出會結束後,進入到為期四天的科隆遊戲展的遊玩跟參觀階段,無數的玩家們突然發現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天河網路的展區範圍內,能夠提供給他們進行試玩的遊戲實在是太少了!
不,不能夠說太少了,應該說根本就沒有啊!
唯一能夠試玩的遊戲,還是已經發售了幾個月的最後生還者的最新dc,艾莉以及喬爾在本體遊戲劇情前發生的故事。
雖然這也十分吸引人,可是之前播放的預告片,那麼讓人感到激動的黎明時分,還有戰爭兩部曲,為什麼一個都沒有見到?
釋出會結束之後,無數帶著激動心情的玩家,來到天河網路的試玩區之後,不由得一臉的懵逼。
這跟事先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還有旁邊那放著的幾臺機器,迴圈播放釋出會上曝光的宣傳預告片,這是什麼意思?
天河網路的展區裡面,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玩家遊客,但是在釋出會後沒有一個玩家能夠在這裡停留超過半個小時,即便是天河網路最死忠的粉絲。
因為這裡真的啥都沒有啊!
最勁爆的訊息已經在天河網路的釋出會上了解過了,然後天河網路的遊戲展區,除了最後生還者的dc能夠提供試玩,其餘的就只能夠看片。
而且看的片,還是在釋出會上已經看過一遍的了。
另外天河網路也沒有跟部分的廠商一樣,弄那麼多大白腿的s小姐姐。
凸顯出一個老幹部的優秀風采。
不過畢竟是天河網路,哪怕沒有什麼遊戲的試玩,但仍然是所有玩家們首先瞄準的地方,畢竟之前的釋出會是需要門票的,還有很多普通的玩家遊客並沒有第一時間收到這個訊息。
而天河網路的玩家展區,就是他們最直接瞭解訊息的地方了。
跟玩家們有些失望天河網路沒有提供試玩的情緒相比,各大遊戲媒體的編輯們卻在為究竟將什麼訊息排在頭條而苦惱。
<espot的編輯團隊們在現場進行著激烈的討論,一部分認為應該將頭條給索尼方面,因為以小島秀夫領銜的死亡擱淺以及索尼的戰神實在是太亮眼了。
而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微軟方面的光環搶佔了風采,剩下來的一批則是覺得應該給天河網路。
戰爭系列的創新,以及黎明時分展現出來純粹遊戲開發的技術上面的能力,著實讓人吃驚。
拋開所謂的蠻荒與科技的碰撞這種噱頭,釋出會上黎明時分展現的畫面效果,以及物理引擎效果,可以說是技術上的勝利了。
至於育碧、ea、動視這些廠商?
好吧,雖然他們同樣是頂尖一流的廠商,但大部分情況下,常常推出年貨流水線系列的他們,更多的是作為陪跑的綠葉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