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的一連近十五日,君尚都跟她呆在一起。
除了有時會處理些該處理的公務,他都在這兒,而她也一直被他養在華鸞殿,連殿都沒出過一次。
這段時間,她跟初蓮相處的很好,華鸞殿中負責侍候的幾名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婢子也似乎因她開朗了些,君尚不在的時候她閒著也是閒著,這個時代的書她又看不懂,就一直跟她們玩。
日子過的很是清閒,君尚空了回來了便一直跟她在一起,這些日子下來,她發現自己的心竟不知不覺被他牽動著,在他不在身邊的時候想念,在身邊的時候迷戀,夜晚也只有他陪在她身邊,她好像才能安然入睡。
而他看她的眼神雖算不上多麼溫柔繾綣,也少了許多初見時的淡淡距離感。
一日,她第一次離開華鸞殿,想到外頭去轉轉,特意吩咐了不必由婢女陪在身邊,沒想到卻在這偌大的滄溟宮中迷了路。
然而在一座清幽古樸的亭子那兒,她再次看見了君尚。
這天她薄施粉黛,梳著飛仙髻,發裡只簡單斜插一支和田玉簪,身穿淡紫色煙羅裙,裙裾腰間是金絲軟的大蝴蝶結,腳上穿著同樣是紫色的金繡軟底鞋。
煦風吹來,將她的裙角連著髮尾都隨風輕揚。
而她之所以能看見君尚,全是被一陣猶如空谷之音般的琴音吸引來的。
這裡空氣清新,四周寧靜安謐,蒼蒼的綠樹拔地而起,樹葉隨風輕微晃動,連拂來的風都帶著一種大自然的清新味道。
而迎著那動聽的琴聲看過去,只見不遠處便是一座清幽古樸的重簷八角涼亭。
涼亭是古樸的木色,一扇圓形拱門旁是幾根粗壯的亭柱,涼亭上是魚鱗般的琉璃瓦,而亭子的正前方匾上寫著幾個她不認識的真筆字,後來聽人說她才知道那幾個字是“昕畫亭”。
沉沉素琴,郎朗清風,而她循著琴音,在亭內看見了那彈琴之人——
君尚。
他一身素衣,衣襟與髮尾都隨著這悠悠清風輕微拂動,看起來好不自在。
他面前的琴案上放著他正在彈奏的黑色古琴,除了古琴之外,琴案上還放著一盞看起來工藝精良的小香爐,香爐裡冒出繚繞的白煙,這嫋嫋白煙襯的撫琴之人猶如天界之神一般,一點也不像那殺人如麻的,令六界聞風喪膽的魔君。
都說琴聲見心境,而君尚的琴聲圓、潤、靜、松,猶如空谷之音一般有虛有靜,即使她聽不懂,可也覺得他一定琴技十分高超,高超到有以臻化境的境界。
以前她學曹操的《觀滄海》、《龜雖壽》,覺得曹操的詩慷慨悲壯,而今日聽見君尚彈琴,只覺得他的琴聲亦悲涼沉雄。
只是這悲涼沉雄之聲細聽下去,竟聽出幾分悽然悲切的意味,聽得她莫名傷感起來。
她不由自主走近,越走近,這琴聲越響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