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放跑了曹昂,好不後悔。不過經過一天的思考之後,他想出一個利用曹昂被圍吸引弘農守軍出城救援,然後趁機奪取弘農法子。
魏延讓一名親信穿了羽林軍服飾,渾身浴血,好似突圍一般衝到弘農城下,大呼開城。
弘農守將不知所以,一問才知原來是曹操的大公子親自領兵前來支援。那羽林軍校道,"大公子領兵三千本欲到弘農,哪知道卻在弘農附近誤中埋伏。如今雙方廝殺一夜,敵人也拿不下我,不過我軍卻也突圍不出去。無奈之下,大公子命人四面突圍,前來也弘農請救兵。如今事在緊急,還望太守早早發兵。否則大公子危在旦夕?"
弘農太守秦淇是新任,原本膽小怕事,否則潼關之事也不會不派兵相助,而只是馳書報告許都。
不過這次卻不一樣了,因為被圍的是曹操的長子,如果這次因為沒有救援,而至曹昂身死。就是他有一百個腦袋也賠不起。所以太守想也不想就命令全城的守軍集合,約湊足了二千兵馬,前去解圍。
守城的副將道,"太守大人,如此安排豈不是至弘農城於不顧了。"
秦淇道,"這你就不懂了,此次救援人少了則根本不濟事,到時候援兵被吃掉了,弘農還是保不住。可如果救了大公子卻丟了弘農,不僅不會有罪反而會有功。"
秦淇領兵兩千跟著前來求救的羽林軍校前去解圍。
那一面魏延則領兵繞道弘農城下,秦淇的兵剛一走,魏延便領兵攻進了弘農城。城中守軍不足,所以幾乎沒有抵抗就投降了。
秦淇那面撲了個空,聽說中計失了弘農,卻也不敢再回去奪城,只好領兵退往函谷關去了。
魏延這一路奇兵連克蒲版,潼關,弘農諸城,又幾乎全殲了曹昂羽林軍主力,可以說一戰成名。
魏延命人在弘農城上樹立河東軍旗幟。打出旗號就是逼夏侯淵南返。
魏延令兵馬在弘農休整三日,預計曹軍的情報網應該把弘農丟失的訊息傳給夏侯淵了,這才徵調城中丁壯上城守衛,然後自己帶領主力部隊悄悄潼關。魏延領兵趁夜渡過黃河北上,像一隻蛇一樣蟄伏起來,等待時機咬夏侯淵一口。另一面劉闢領著幾百人,再次返回潼關,把潼關的糧草輜重儘可能的裝船運回平陽郡。剩下的糧草器械則全部燒掉,然後把一個空空的潼關留給關外的馬騰韓遂。
魏延的兵馬撤出不久,河西兵馬就毫不客氣的佔領了潼關。不管這次是韓遂的兵馬搶了先機,他可不像馬騰那樣魯莽。只是佔領了潼關,儘管靜觀其變,沒有進一步行動。
弘農郡的這一系列變化,不僅驚動了曹操和河西兵馬,那面在南陽一直不動的張繡,這次卻也忍不住了。
雖然賈詡一勸再勸,但是收到了兒子張泉派密探送來的書信之後,張繡還是準備整兵大幹一場了。
他的目標可不僅僅是一城一地,而是要進兵許都,接機掌握中樞,獨掌大權。在張繡看來,如今曹操在徐州攻打劉備,而曹昂領了許都的重兵出來對付河東兵馬。許都空虛是必然的,自己又有寶貝兒子張泉這個關鍵砝碼,這一站沒有不勝的道理。
不過賈詡卻不同意,因為在他看來,即使軍事上勝利了,但是政治上時機不成熟,就算攻下了許都,控制了獻帝,也不可能號令諸侯。反倒把自己陷入四戰之地,危機重重。
但是張繡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只要控制了許都和獻帝,朝中重臣定會倒戈。而且自己可以拉劉表下水,到時候劉備和田靖也會支援自己。
所以張繡決定領著一萬精兵,繞道北上,奇襲許都。
田靖和田豐領兵南下河內,南下途中的面對的第一座城池是蕩陰。蕩陰前有蕩水為阻,西有黑山為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要繞過蕩陰,直接南下朝哥,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卻要把自己的補給線交給敵人了,田靖還不敢冒這麼大的風險。
田靖命令士卒離城三十里下寨。然後讓人開始大肆伐木製造雲梯,以及準備透過護城河的木橋。
城中守將乃是樂進的副將宋光。樂進把河內郡的門戶交給他,還留了一千精兵,以及足夠的箭矢及滾木礌石。城中沒有一個百姓,糧草可支撐一年時間。在樂進看來,只要蕩陰不失,那麼等他支援完夏侯淵回來還有機會守住河內。
宋光這個人原本是樂進的部曲,沒有特別強的本領,最擅長的就是聽話。樂進讓他堅守不出,他就堅守不出。樂進讓他守半年,他就不會少一天。所以宋光看到河北軍的兵馬在城外下寨,並且開始伐木製造攻城器械的時候,他只是很鎮定的讓人每日通報最新的敵情。
河北軍打著幷州刺史高幹的旗號,號稱十萬大軍,但是從連營的狀況來看,宋光估計敵軍最多不過兩萬。憑著蕩陰的堅城,宋光有信心在這裡拖垮河北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