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們的跟隨吟唱和利用機器夥伴發出的重複伴音,幾乎微不可聞。
衛瀚揚為他的鯨孩子們安排的跨物種單向“文化傳播”很狂野。
培養教育了二十多年的新鯨,如今以母系家庭為單位移居到了陸地邊緣。為它們安排集體文藝活動,比從前方便多了。
他根本不考慮鯨魚喜歡不喜歡,接受不接受。
反正,人類就是這個樣子。地球文明,目前只有這一個版本。你們愛聽不聽,就這麼著吧。
《巨浪滔滔》一曲終了,蘭紓再次起身對水鞠躬。
聚光燈順著他的身影移動,籠罩住了一小塊水面。
“謝謝演奏。我的寶藏男孩。”中性語音字正腔圓,這是機器夥伴發出的聲音。
小民一聽,湊過來蹲下:“那我是你的什麼?”
“你也是,還用說嗎?”
水面上大腦袋湧動,把機器夥伴擠遠了。
“小民乖乖,好聽~~~”鯨聲雖然吐字連綿,卻也清晰可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甚至有少年的聲音喊道:“小紓紓,再來一個。”
蘭紓笑得很矜持。維持淡然處之的高階逼格。
水中的聰明“少年”,居然把不同的鳴叫方式混合在一起,模仿了間斷音的發音和人類少年的音色。聽起來,就像有人躲在了水裡。
蘭紓微笑退後,坐下為自己報幕,來了一曲舒緩的《良宵》。
小民站起身,退到蘭紓身旁。腳上打著拍子,一開口,直接就是《春江花月夜》古詩。
蘭紓責怪地瞟了他一眼,又不以為意地一笑,繼續拉琴。
二胡曲《春江花月夜》更加幽怨一些。應該算是古詩的“正版”搭配。
實際所有的胡琴曲,都是遠在古詩後面的後人所做。
現在他演奏的曲子,婉轉曲折,哀而不傷,和古詩的精神氣質極為接近。搭配起來,也沒什麼不行。
衛妖精為鯨孩子們安排的不是什麼文化盛宴。充其量可以稱其為文化家常菜。跟直接播放錄製節目的文化盒飯相比,水平也遠遠不如。
唯一的優點就是互動性強。
小民是鯨阿姨們看著出生的。有點像是“我們部落”出去的鯨兒子。
蘭紓從小就對禽獸有親和力,和鯨魚的關係相處得蠻好。鯨魚都喊他“小叔叔”了。
滾滾捧著一杯熱茶,守在媽媽身邊,憂鬱地隔窗望著棧橋上的哥哥和弟弟。
蘭澤也和他們坐在一起,喝著熱茶,看著熱鬧。
入夜了,外面冷得很。小民和蘭紓卻和鯨魚一樣,對寒冷毫不在意。
鯨魚其實還好,水是暖的,水面稍涼。而一月的冷空氣,是真的冰寒徹骨。
玩到後來,學生們也跑上了棧橋,排了隊念古詩。大家都是年輕人,對著大海配樂詩朗誦,莫名豪情萬丈。
蘭陌不記得什麼古詩,但他《道德經》背誦超熟的。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經文背出來朗朗上口,聽起來不明覺厲。
比古詩的逼格更高。
只可惜,蘭紓正拉著的《二泉映月》平時練得少,用時總出錯。搭配道德經……這個組合有點詭異。
蘭紓掙扎到了一半,放棄了。改成了轟轟烈烈的《鋼鐵洪流》。
咯吱咯吱拉大鋸的前奏一出現,蘭陌被嚇了一跳,背到哪都忘了。氣得他想揍弟弟。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