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老爺子成長的年代,有很多孩子成為孤兒。
有很多孩子在幼年就失去了父母照料。
有些孩子是因為年邁的親人去世了。還有些是被絕望的監護人遺棄。有正常兒,也有病兒,有看上去正常的精神病兒,也有身體孱弱的正常兒。
小孩子只要身心健康,父母和學校都能鬆一口氣。如果性格開朗,友好陽光,活動積極,學習勤奮,更是加分項了。可既然是加分項,就有所謂的基礎分。這個世界的考試建立在能力的基礎上。而能力,是需要智力來掌握的。
老爺子當年就是個“基礎分”一塌糊塗,卻渾身都是閃光點的學渣。
笨一點算得了什麼呢?其他物種可能無所謂。人類偏偏是以智力為物種特性的動物。笨一點影響非常大,蘭澤覺得自己小時候,跟不上同齡人的思維節奏,所以可慘了。
所幸,蘭老爺子進入福利院的時候,已經十來歲。他雖然只是個學渣,畢竟不再需要育幼陪護。大體上,已經可以照顧好自己了。
福利院承擔起越來越多父母雙亡的孩子,疾病纏身的孩子,後來又承擔起越來越多被遺棄在育兒所的新生兒。那個年代的社會福利院,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社會撫育制度的前身。
他們那代人成人之後,育兒所制度逐漸成為國家福利的一部分。由於人類生育不再依賴女人的子宮,大批單親爸爸出現,又推動了社會撫育制度的正式建立。
在他們小的時候,年輕人都是寶貝。等到他們老了,世界上到處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已經不稀罕了。
迅速帶著茶水回來了。
她坐下來,幾個人又聊了一會。
蘭澤覺得這次來研究所,很多問題其實並沒有得到解決。比如找工作的風險等級限制就是個很扯的東西。
廚師的職業風險等級是一星半,他們七個攜帶有突變的兄弟姐妹,連廚師都當不了。然而,誰在自己家還不能動刀子切個菜嗎?
不過,全國上下,也只有他們七個兄弟姐妹,受到這麼嚴厲的限制。
老爺子本人因為年齡早就超過常規育齡五十歲,從來沒有受到過任何限制。而其他人攜帶的各種人類突變,並沒有這麼重大和稀有。
為了滿足蘭澤的好奇心,用小客廳的入牆式投影儀給他看了些概略性質的資料。機器型號很老的樣子,顯示質量卻很精細。
先是關於北亞起源的一些體質類突變。看上去都很厲害的樣子。匈奴、室韋、東胡、甚至因紐特人,都屬於北亞人種。北亞各民族生活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下,相對其他地區的人群來說,體質類突變很密集。
比如力量,耐久力,爆發力,因紐特人自體合成維c的能力;還有相對而言,比較普遍的抗寒能力。這些都有一定價值,不過都算不得重大。
只有和神經反應速度有關的突變,標示了“重大”二字。仔細看來,提升神經反應速度的人體突變,在非洲和北亞的狩獵民族中,都曾經獨立演化出現不止一次,這是一組位於不同的染色體位點上的不同突變。不過最終起作用的方式都是一樣的,沒有疊加效應令人遺憾。
蘭澤關注這個,是因為他從小到大一直認為自己的神經反應速度超快。
“這個我好像有。”蘭澤指了一下這個突變。
“唔,那你了不起。”敷衍道。
“所裡能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