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的外表長得很有迷惑性。日常行為,除了不愛穿襪子,和別的孩子沒什麼區別。
甚至到了球場上,小麥既不傻也不笨。他踢球踢得很聰明,就連故意犯規都體現了智慧,罵人的時機都展示了情商。總之,這孩子還挺機靈的。
小麥他們球隊教練,也誇過他有悟性來著。
而悟性?到底又是啥玩意呢?
蘭澤把小麥數腳趾頭算算術的事情反饋給學校老師們。週末過去,把兒子們扔回去住校之後,他開始自己琢磨如何解決小麥的問題。
他查了一下兒童教育的資料,然後發現,自己作為週末才能見到孩子的父親,實在做不了什麼。
見面時間有限,切入手段不多。
所以,他只好下定決心,和兒子硬碰硬。
算術加減法,學校的教學進度遲早突破二十。小麥脫了鞋子也搞不定。難道他還能去脫別人的鞋子嗎?
既然腦子笨,就做點笨功夫吧。
蘭澤做了一張加法表。進位不進位用不著區分。非要區分的話,小孩子本來不聰明,腦子就得更亂了。
一排排的算式列起來,和小九九一樣。既然小朋友在數學方面悟性不夠,那就一行行地背吧。
另外三個如果在小麥背熟之前,就聽熟了;反正對他們也沒壞處。
至於加法表和小九九乘法表太相似,會不會造成未來的學習障礙……走一步算一步,以後再說吧。
對於三個聰明孩子來說,一丁點障礙,隨隨便便就能克服了。對於笨孩子來說,學習到哪一步都得翻山。
先把眼前的山爬過去吧。
那三個娃反正放養就行了。童校老師會搞定一切的。
而小麥是突變攜帶者。不干預不行。
因為他真的腦發育滯後了。
蘭澤認為,張蘭維同學穿不穿襪子問題不大,實在不想穿,不穿就是了。他判斷,這孩子堅持不了多久。最多堅持到加減法突破二十的時候。
如何讓小麥身心健康地混過童校階段,才是他這個爸爸真正應該關心的。
蘭澤自己對童校時代的記憶早就模糊不清了。他只記得當年很慘。整體印象十分不開心。還記得的事情幾乎都集中在最後兩年。對於之前的那三年,他只隱約知道自己脾氣壞,什麼都學不會,沒有朋友。
問題的關鍵是:小麥的學習進度不能落後於同學。
大家水平都差不多的話,自然而然可以交到朋友。有了朋友,也不至於情緒焦灼,脾氣暴躁,作出什麼反社會的事情來。
蘭澤決定,每週揪著小麥補習功課。數學只是個開始。
小麥的事,蘭澤對張荷只是稍微提了一下。
張荷做不到天天回家,有時候週末都回不來。回家之後,就只是純粹的休息、放鬆、玩。如果她不知道小麥的情況,一門心思帶著四個大孩子上天入地,高強度地嗨玩,早出晚歸,一定會影響到小麥補課的。蘭澤的要求不高,他媽能給小麥留出倆小時學習就行了。週末孩子們有一天多在家,就算兩天好了,每天才一個小時而已。
在那倆小時裡,她在家完全可以抱著末末滑滑梯。實在找不到事幹,晾一下洗好的床單也行吶。
蘭澤覺得自己是這個宇宙中最負責的好爸爸,比孩子們的媽更加良苦用心。
然而,宇宙中最負責任的好爸爸,被陌生人質疑了。
蘭澤坐在自己工作室,輔導小麥看圖說話,手環忽然開始閃動。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