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類的生理狀態是很容易受到心理狀態影響的,這一點和人一樣。海洋館裡的鯨魚品種,除了心特別大的,大部分活得並不正常。
逆戟鯨是心理活動特別豐富的大海豚,平時都是群居的。海洋館的池子再寬敞,對於這個物種來說,也等於關在狹窄的水牢裡,就更不可能身心正常了。
做海鞘可以直接到海里摳。摳出來品種不對的、用不完的,除了可以扔回海里,還能做菜。
鯨類的活動範圍比海鞘大得多,地球上從南到北沒有哪處海域是逆戟鯨去不了的。去哪找它們?去哪找同一群逆戟鯨?
老羅教授尖銳地提出了,逆戟鯨本身的正常狀態問題。
如果狀態正常,研究就可以做。不然沒法做,費勁巴拉,容易走彎路,不容易出成果。
蘭澤覺得有戲了。
衛妖精說是要養鯨魚。其實鯨魚沒辦法圈養。他早就放棄了圈養的打算。
他現在想做的,其實是和自然界的逆戟鯨群體搞好關係。投食,放音樂,怎麼都行。只要讓人和鯨魚能夠建立牢靠的聯絡。
說起來,向逆戟鯨投食的難度其實比較大。因為這些動物味覺只有鹹味,以免喝多了海水把自己鹹死。指望它們能夠理解烹飪藝術,這是不可能的。海里又不缺吃的。除非像哄孩子一樣,把食物做成有趣的形狀,它們可能會多看一眼。
分享音樂,聽聽歌,培養一下高雅情操,倒是還有點希望。
衛瀚揚的近期打算是,把他在海上浮城海洋哺乳類館收養的未成年逆戟鯨孤兒放生。他想先給孤兒尋親,用錄播影像給鯨魚看的方式,看看是不是有鯨群看上去、好像、有可能)和孤兒互相認識,然後再上親子鑑定手段。找到母系親戚,就可以把鯨孩子交給鯨群。
在他的猜測中,這樣可能有利於搞好人鯨關係。因為逆戟鯨挺疼孩子的。母子、母女關係維繫一輩子。
不過也說不準。因為它們之間,鯨際關係也挺複雜。
他就想試試。
反正鯨孩子放歸大洋,只要勤跟蹤,有危險及時干涉,也不太容易死。畢竟它已經是青少年,而逆戟鯨在大洋裡沒有天敵。
和人類比稍微差點。人在整個太陽系沒天敵。
只要鯨孩子不作死吃有毒的東西,不和潛艇幹架,英年早逝的可能性不大。
衛妖精就算找不到合適的鯨群搞外交,光是跟蹤這孩子,也足夠他的研究所玩些年頭的。
蘭澤向老羅教授介紹了一下衛瀚揚正在籌建的逆戟鯨研究所,和研究所近期打算做的工作。
確實是打算。他和衛妖精這幾天,天天都在打算。一點具體事情沒做呢。衛妖精還打算做一個讓鯨玩電腦的互動式腦電波頭盔,這個打算就比較飄渺了。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