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嚴格說來,在微觀就是大分子堆出來的。至於生命現象,就是這些大分子不夠穩定,不斷在發生變動。
生物力學實驗室很大,有十來個小組。大部分人是專搞細胞內結構的,在微觀的層面上,終歸會涉及到小仙女兒的量子化學話題。
凡是跨學科的實驗室操作,歷來需要院際合作才能搞定。蘭澤個人花點時間在仙女開的文獻上面,也算不上不務正業。這些東西屬於原理。
這也是為啥蘭澤在自己實驗室裡,看別人學院和專業的東西,毫無心理負擔的原因。
不過他的主要任務並不是這個。
實驗室負責人老羅教授對他暫時沒什麼具體安排,給了他亂串實驗室和補習專業課的時間。
但老羅也為他申請了助教職位,於是院方安排他輔導新生的高等數學。
校內基礎課一向分為正課和輔導課。
正課,大部分學院用錄製好的存量課。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掌握程度決定學習進度。授課老師,只偶爾留一些涉及原理掌握的作業,並不用管考試。
生命學院內部為了表示對基礎課的重視,安排了配套的輔導課。
輔導課由助教來負責。有從理學院借的高年級生和研究生,也有本院研究生。
助教的任務事實上很重:要根據學生的存量課進度留作業、檢查作業和講解作業。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以及給出考試時間的建議。
如果一批學生參加考試,都能一次性透過的話,助教可以得“優”,在工資之外還能得到一筆不多的獎金。
看似簡單,實際上很不容易。因為總有毫無準備的學生瞎考著玩,防不勝防。
身為助教,如果以後想從事任何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攢幾個優良肯定比只有“可”字更有利。可惜這種事情,嚴重依賴學生們的表現,基本上要靠撞大運。
蘭澤輔導的高等數學,既簡單又麻煩。它麻煩就麻煩在學程長,階段性的考試特別多,足有二十多次。為了應對考試,誰當助教都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好也好在這裡。如果學生們給力的話,助教獎金加起來數額不少,更是有機會攢一堆的優良。
蘭澤一共只負責三十個新生。相當於大海里的一滴水,沙灘上的一粒沙,小龍蝦身上的一個細胞。對於整個學院的新生影響能力有限。
輔導課總是安排在正課開課後的一到兩週內開課。一旦開課,就是一週三次的節奏,分量不輕。
蘭澤把他名下三十個新生的輔導地點申請在了生院主樓的小教室裡。這裡離宿舍區近,他方便,學生們也方便。
他懶得跑生院和工學院共用的第三教學樓,說實在挺遠的。
在正式見面之前,助教和新生們有過線上溝通。蘭澤已經給他們按照正課進度留了第一次作業。大部分人都做完提交了。
所以,蘭澤和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已經不算全無瓜葛的陌生人了。
蘭澤掐著點從實驗室出來,到小教室的時候,人差不多都在了。
一目瞭然,大部分是女生。這符合生命學院的人口分佈。
除了屬於大文科的文學院和藝術學院之外,大理科範圍內,要數生命學院女生最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