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系下面,有幾個大的專業,下面又有若干小的分支方向。
蘭澤是應用數學大專業的。他從來沒考慮過專業方向。所有的分支,看上去都不吸引人,都沒有上天好。
而且每個分支都不是一般地難學。全都很難,怎麼選擇就無所謂了。
作為兩眼一抹黑的選擇困難症患者,蘭澤選課是以學分多少為標準的。
這樣不但不用考慮專業方向,還可以帶著閃亮的累積學分進入天空單位。
很可惜,上天就是個笑話。
等他回過頭來,再看自己的選課表時,感覺欲哭無淚了。因為毫無計劃,他的專業課與專業課之間,跨度非常之大。
再添幾門課上去,他就可以搞清楚本系的所有專業分支了。於是他自暴自棄地乾脆又選了幾門。
正式的開課時間早就過去,有的課都快上完了。他只能看錄製好的存量課趕進度。不過,他擅長。
在20歲開始之後的日子裡,蘭澤沒有夥伴。他把精神花在了專業課上,結果就是很快搞清楚了本系剩下的專業分支。
他上的課裡有不少是選修。是搞前沿的老師親自帶的小班研討課。
蘭澤已經沒有校車可坐。他慢騰騰地騎著腳踏車去參加課堂討論,認真寫學業報告和課程小論文。
沒有小姐姐喋喋不休的日子很清靜。蘭澤在課後還爬了幾摞期刊,啃了一些專著,攢了一堆筆記。
成績是喜人的。在對本系所有分支有了充分了解之後,他成功地發現:他對所有分支方向都沒有天賦。
把所有方向的專業課學一遍,蘭澤覺得自己是缺心眼。
當然了,如果還有別的同學在深思熟慮後,也照他這麼選課。蘭澤一定豎大拇指。那一定是大毅力者,是超級學霸。
既然他沒天賦,放棄,按理說,是個好選擇。
連上天這麼美好的事情都可以放棄,世界上還有什麼不能放棄的呢?
麻煩的是,想離開數學系並不容易。
理學院每年新生並不少,之後人數一年比一年少。
幾乎人人都想離開。
有兩類人是想轉院系也走不了的。
績點太差的,轉院系沒人要。這些人沒有唸書的天分,上大學就是為了讓人生完整的;學術評定十個人有九個半都通不過,能踏踏實實地考個合適的操作類資格證書,以“尚可”的評級畢業,好好找一個也算尚可的工作,就謝天謝地了。之後的人生可以過得毫無波瀾,清澈見底。
還有一類人也走不了。他們成績可能不錯,也可能看上去一般,但都有一個共同點:老師認為你有天分。這類人,系裡和院裡是捨不得放走的。
理學院自古以來人丁單薄,理科教育卻是基礎研究的基礎,對於人類未來關係重大。
為了生源,各大學城都出過不少狠招。
本校的招數就是,智測結構中表現出數理優勢的新生,只要沒有明確的其他專業傾向——統統分配給理學院再說。
這也就是為什麼,蘭澤上大學之前的興趣和能力,明明更接近於工科,卻被髮配學應用數學。仙女李碧如比他早一年進大學城,她也是分到了理學院。她的物理化學專業,看上去很像兩大門派競爭妥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