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因為內心的躁動不安,也許因為張荷臨走前非要拉他跑步,蘭澤的體重開始回落。
因為體重回落,他不得不努力吃東西。就算不能及時補回脂肪,也必須及時補充外源性雌激素。不然的話,增脂到現在的努力,豈不全白費了。
他並不打算認命。白毛,退散!
他如果憑本能吃飯,能把酸奶加香蕉一整天當飯吃;獼猴桃加雞肉能吃一個星期不煩;香菇菜心配紅薯可以一個月懶得換樣。但是憑本能選擇的東西,都特麼是減脂食品。
這樣一來,吃飯變成一件需要花時間和精力精心設計的事情。他認真吃蔬菜、肉類和豆製品,儘可能多吃一些口味能接受的碳水。
體重沒有回升的跡象,倒是內心的躁動更劇烈了。
他認真吃飯,認真睡覺,認真工作。
努力忽視核廢料微生物的實現可能性。
但是,手上正做著的微生物,依然在三天之內完成編碼了。
微生物在模擬器上運轉完美。
只需要調整生命週期和外膜通道,就可以交到實驗室裡試合成。而那些編碼模組都是現成的,整體模組調換就可以,基本不花時間。
核苷酸合成之後,注入目標母細胞,在實驗室裡增殖測試一段時間沒有問題,就可以交給客戶了。
他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剩下跑實驗室買材料的事情,都是他合夥人的事了。
在這個時間點上,蘭澤手環上收到了育兒所發來的義工培訓說明,並附有完整版的人類發育全程說明書。
人類發育全程的完整說明書很長,和他當年學位論文的長度有得一比。一項項依次看下去,估計得看一年。蘭澤當即判斷,這是碰到問題拿來查詢用的。這玩意正和他意,他可以專心看,用來消磨時間,轉移一下自己對核廢料什麼的注意力。
義工培訓說明相對很簡短。
前面部分,基本上是關於機器上這不能碰、那不用管的警告。
後面部分,就比較有意思了。
育兒所培育的嬰兒,在新生兒階段需要大量人手。
離開發育箱使用肺呼吸,斷開臍帶使用腸胃消化食物,對於嬰兒來說,是很重要的人生節點。
這個時候,成年人的陪伴,可以起到安撫作用;提高嬰兒的適應速度,減少煩躁情緒。發育箱胎兒,早在12月齡就可以辨認人臉,因此新生兒會親近它們熟悉的面孔。
成年人和新生兒之間,各種互動操作,都需要相當的熟練度。這可以透過模擬器械進行練習。
也需要新生兒的情緒配合,這就需要經常去高月齡孩子們的早教式培養箱跟前,混個臉熟了。
12月齡以上的高月齡階段,就有一些訓練需要成年人和發育箱中的孩子們配合完成。這一部分也比較複雜。
總而言之,看了說明之後,正常人都會懷疑,四天時間的培訓究竟夠不夠用。
蘭澤只恨培訓不能立刻開始。
他手裡那部分活兒全都搞定了,接下來該召喚小夥伴來拿了。他不敢發動召喚技能,只怕自己開口要錢。
開口要錢是合理的,人家也不能不給。他怕自己有了錢亂花。核廢料什麼的,這是普通人玩得起的嗎?
蘭澤打算把發動“召喚小夥伴”技能的時間儘量往後推一推。於是他看了一下午的人類發育說明書,看得可仔細了。
然而怕啥來啥。
當天傍晚,他正給自己弄飯,被小夥伴召喚了。
當然了,小夥伴沒打算主動給他錢。
那傢伙是個看上去老實木訥,毫無存在感的傢伙。實際上,和誰都相處得好。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大概是天賦技能。別人細想起來,都覺得是個謎。
蘭澤一看手環上的實時呼叫顯示的是他,苦笑著接通了。
一時沒忍住:
“小二哥,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