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麥一邊包著,先包好的就進鍋蒸上了。
一大鍋燒麥出鍋,蘭澤把蒸簾整體起出來,換了蒸簾繼續蒸新的。
他從熱氣騰騰的蒸簾上夾了幾個燒麥,裝盤子裡,吹了吹。
嚐了一口,發現味兒不錯,不比好哥們的手藝差。
吃了小半個,他發現自己又飽了。
長肉最大的障礙,就是不餓他不想吃東西。
這些燒麥的命運,就是今晚上玩好了,扔冰箱凍上,以待來日。
相比之下,不可能存在的核廢料微生物什麼的……哎?他好像可以做。很簡單嘛!
現在地球上活著的生物,之所以怕核輻射,是因為保護層進化得還不夠。
生命極限並不真在這裡。
其實連人體面板都能阻擋部分輻射。只不過,面板幹這活也不太專業。畢竟,生物進化就是湊活。
多細胞生物可以靠皮毛外殼阻擋輻射,所以核汙染地區只聽說生物變異,從來沒聽說哪個地方的生物徹底死絕了。
微生物就可憐了。
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伽馬射線,這三種輻射,也就是亂竄的氦原子核、電子和高能光子,再加上亂跑的中子,哪一樣進入微生物的細胞內部,都足以把遺傳物質整殘廢了。
用微生物提煉核廢料,就意味著,微生物必須把核廢料吃進細胞裡面。這就是引狼入室。
原核細胞壓根沒有細胞核,環形dna鏈直接飄在細胞液裡。
真核細胞倒是有核膜,隔出了叫做細胞核的小房間。所有的dna鏈都安置在房間裡。真核細胞就是以此得名的。
但是這核膜,有它沒它一個樣。雖說號稱是雙層的,實際渾身窟窿眼,眼還特別大,說是篩子都是美化它。病毒微生物進去溜達一圈都暢通無阻,何況核輻射呢?
要想讓微生物處理核廢料,必須用可靠的方式保護遺傳物質。真核細胞那圈核膜,充其量是架屏風。他得砌堵結實的牆。
只要為新的微生物設計出可靠的膜結構。就不用怕核輻射了。那才是真正由細胞核保護遺傳物質的生物。到時候現在那些真核生物也該改名,叫假核生物算了。
以後核膜內外進出也不能隨便,得有口令。
就是細胞分裂有點麻煩。在新的膜結構下,分裂期很可能成為保護薄弱的時期。所以,必須設計好合理的細胞分裂步驟。
蘭澤發現自己又開始渾身躁動不安了。
這種表現,就和去年開始增肥之前自己的表現一樣。
他要完蛋了!
他知道自己又想作死了。
設計什麼膜結構?他沒錢!
這只是個單細胞,他應該能做出來的。
沒錢,沒錢做實驗,沒錢租裝置;測試新東西必須拿大把錢砸實驗!
蘭澤接了一大杯冷水,大口大口喝下去。想讓自己冷靜一點。
但他的大腦,不完全由他控制。思考只要開始,就會自動進行下去。
人類思維愛自由,開始馳騁就不會輕易停下。
他一邊灌冷水,一邊緊急尋找合理的角度,試著用理由欺騙自己的大腦同意放棄。
比如說,這個理由不錯:要有足夠的防護力,膜結構必須厚重,所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一定慢得令人著急,這種東西不可能有什麼實用價值。
他的大腦表示同意。但是,大腦提出質疑:誰說膜一定要厚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