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失望地回去了。
11歲的智商後來穩定在135。後來幾年一路起伏,有時候超過160,有一次達到170,一直都在140以上波動。在他十四五歲的時候,老師們討論哪幾個孩子現在去上大學完全沒問題,名字裡必然有他。
同齡的孩子剛開始學拋物線,他和幾個夥伴已經在玩解析幾何;同齡的孩子剛開始學三角函式,他和他的好兄弟,已經每天通勤去大學上覆變函式課。
不開心的是,媽媽經常來看他。
她一反過去那些年的冷淡,熱情地對他說:“你不是笨,只是發育慢了點!”
假期時,媽媽想帶他走,想讓他離開宿舍去她家,他當然不同意了。
有時候,她帶哥哥一起來,想讓他們玩在一起。
哥哥很喜歡他。他討厭哥哥笑起來賊兮兮的樣子。
媽媽認為,相處不來是因為兩人年齡差得太多。哥哥比他大十歲整。
媽媽認為他的空間想象力不錯,建議他以後學建築。
她是這麼誘導小孩子的:
“畫房子不是很好玩嗎?”
“哥哥也可以教你哦~”
蘭澤木然以對。
哥哥已經是個成年人;已經成功地進入了建築這個行當,成為了獨立設計師。
但是媽媽的建議,跟蘭澤自己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他還是一個笨蛋,一定會遵循本能聽從媽媽的安排。
但是智力這種東西,一但有機會自由生長,就不會停止獨立思考。
媽媽會給笨蛋兒子設計未來嗎?顯然不會啊!
他依然還是那個笨蛋。身份從來沒有變過,只不過忽然掌握了“思考”這項人類天賦。為什麼一旦笨蛋開始思考,就必須剝奪“笨蛋”稱號,硬安上另外的名字呢?對於任何用智商評價他的人,他都喜歡不起來;何況把智商當成唯一評價標準的——是他媽媽。
據媽媽說,他還很小的時候,剛剛從育兒所來到幼兒園,媽媽帶哥哥來看過他。
別的孩子已經會跑,他還堅持滿地爬。
哥哥溫柔地抱起他。他抓住了哥哥的手臂,然後……吭!咬上了一口。
乳牙也是牙。哥哥堅持說,不疼,沒事。但是實際上出了不少血,皮肉都被掀開了。媽媽那時候有點生氣,對他的野蠻暴力很失望。
所以好多年再沒來看過他?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