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荷花姐姐不大放心他。每個月張荷的收入交過各種稅、還完貸款之後,她還想多剩點錢,好好養著他家小蘭。
這小子嘴太刁,挑食也和抽風似的,突然不想吃什麼就一口也不沾。
有一陣子他把自己搞得身無分文。光靠失業救濟,他能連著一個月吃白水煮五花肉、燙青菜蘸醬油。對,這混小子不吃主食。【捂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他不吃什麼,也不一定真不吃。
比方說他號稱不吃蒜和韭菜。韭菜確實沒見吃過。但是他吃蒜蓉生蠔。連蒜蓉都舔乾淨的那種吃法。蒜蓉不是蒜?
不用功吃飯,小蘭同學究竟怎麼長的這一身膘?
說實在的,張荷也挺好奇的。
一段時間沒見,小蘭弟弟就化身肉山大魔王,感覺還挺新鮮的。
每次他們見面,小蘭雖然還是小蘭沒錯,然而她每次碰見的都是不同風格的小帥哥。
按理說,她應該覺得賺了才對。但……人對變化的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這一次蘭澤的變形規模,真有點大了。
除了生育稅,還有一筆錢,是每個有正當收入的成年人都要交的。全稱叫做“社會承擔下一代撫養義務儲備金”,簡稱養育金。有沒有孩子都免不了。固定數額,不增不減,好在總額不大。這筆錢,一直要收到個人進入老年。
這項苛捐雜稅,吐槽的人更多了。
免除養育金,其實也容易。自己養孩子,不但免交養育金,國家還給發補貼。但是一般人不這麼幹。大家都喜歡把孩子寄養在市政,偶爾見面,吃吃玩玩,聯絡一下感情。寧可給國家交錢,也不要這份補貼。
市政撫養孩子有個大問題。蘭澤以為很殘忍。
那就是允許存在不高於5‰的合法累積死亡率。這是小孩從0歲開始,到年滿20歲成年的總和死亡率。分散到每一年裡,平均死亡率只有2.5?,也就是兩萬人裡,允許每年不超過五個死者。不過,大部分的死亡發生在早期孕育階段,包含了因為基因缺陷而發生的發育失敗。
從理智上說,這種死亡淘汰符合自然選擇的規律,可以避免物種退化。而且死亡率的數值本身並不高,特別是與其他物種相比。
但是蘭澤以為,小數點後的每一個數字,都有一個絕望而無助的孩童,徹底心碎。
張荷態度是:生命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獨自面對大自然的規律。一個新生的人類,是大自然進化的墊腳石也好,是開掛的天命之子也好;如果不幸是那5‰,作為血緣上的親人,沒有見過、不曾認識,也就不必掛懷、免去悲傷。
蘭澤很不高興:你倒是不用悲傷。娃娃會悲傷難過呀。
生育稅的“止稅數”還有個奇特的用途:用來計算最高子女限額。
公式很簡單:止稅數+1)的平方。
正常情況下都不會超額,止稅數2的話,算出來是九個子女。3的話,就是十六個了。誰腦子抽抽了,弄一堆後代出來?外國人入籍可以生四個娃,也不算少了。
子女超額,會影響到養育金。據說每超出一個娃,要交一大筆養育金,和年收入掛鉤。
傳說中,這筆錢絕對令人肉疼又不至於去死。又有傳說,這種超生養育金,在神州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凡事都有例外。
比方說,有遺傳病的人。生育稅照交,子女上限硬是比按照止稅數算出來的少一兩個、三五個不等。
再比方說,突變攜帶者。他家小蘭的個人健康資訊裡,最高子女限額那項居然是空的。空的。空的!小蘭自己都看不到。
看不見不代表限額不存在。究竟是多少,令人很費猜疑。
萬一他們倆一不小心超過了蘭澤的限額怎麼辦?倆人糾結過這個空白項。討論了幾天之後決定,按照止稅數生3個孩子總不會有錯。
按理說,國家對突變攜帶者應該是持鼓勵生育的政策。所以,蘭澤的限額不可能少於16個。
倆人現在一個娃都沒有呢。必須先把生育稅的問題解決了,把家庭收入給拉回來。不然的話,張荷只能躲在天上,靠配給制活著,地面是不用回來了。小蘭同學,你就自生自滅吧。
孩子弄出來容易。可以一批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