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兄弟,這是……石膏?”
張無忌繼承胡青牛醫術,對藥物的辨別信手捏來,石膏本是中藥之一,但往日他所見的石膏並非這種粉末狀,因此一時間沒有認出。
此刻石膏和水調勻,氣味散出,他即刻便認了出來。
“沒錯,正是石膏,不過卻非曾兄你們平日常見的那種石膏。”焱飛煌頭不回,手上繼續調和。
“曾兄已知我是自海外歸來,在海外之地,曾兄所熟知的石膏被稱為生石膏,以此入藥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效,常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
焱飛煌以超級記憶記住了《醫經》,即刻將生石膏的功效朗朗上口。
“而我此刻的這個石膏是熟石膏,乃是將生石膏加熱而成,可用於骨傷時外敷,起到固定傷處,避免骨骼恢復期間生長變形。”
沒錯,這就是焱飛煌六日來準備的秘密武器,他要給張無忌打石膏。
古代醫學沒有石膏外敷固定的用法,只是將生石膏入藥口服,但既然有生石膏,熟石膏便不難獲取。
當日焱飛煌離開茅屋後,就去了最近的大鎮,找到了鎮上的藥鋪,藥鋪裡確實有生石膏,但因為是入藥口服,而且又非大城,只是一個鎮子,生石膏儲備的量不足。
因此焱飛煌連續跑了幾個鎮子,才湊足了分量。
即便是在古代,且又是條件簡陋的西域,想要將生石膏製成熟石膏也不難,其中的關鍵只是依靠高溫將生石膏中的水分去掉。
整個過程中,焱飛煌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一百五十度的高溫。
最後焱飛煌是以重金暫時盤下一個鐵匠鋪,借用那能在最短時間內升溫的鍊鐵專用排橐,才得到合格溫度的。
相較於一千二熔點的鐵礦,一百五十不過十分之一稍過一些。
這個位面的朝代是元朝,所以應該已有更有效率的水力鼓風機——水排,但附近幾個鎮子都傍水,沒條件造這個。
而且以此地人口之稀少,想來也用不著。
事實上,他曾經設想過如果在這偏僻的地方找不到鐵匠鋪,那備用方案一就是他的熱視力蓄能,而方案二便是九陽神功。
幸好,最終情況沒到需要他把自己當電池用的程度。
焱飛煌方才為張無忌清洗時已量好尺寸,他也事先準備好了透氣不錯的棉布。
他沒用多久就把石膏調好了,緊接著便請殷離幫忙。
他將算好厚度、尺寸的石膏擠掉多餘水分,攤平後覆蓋上棉布,隨即便上到張無忌的兩腿上。
緊接著便是用麻布充當繃帶進行包紮,其實以麻布的延展性並不適合做這個,但是一時間他實在找不到更好的材料。
做完了這一切,他把張無忌在一旁晾著,開始鼓弄起帶來的金屬條。
“接下來就等這些石膏幹了,雖然現在是冬天,但也不會耽誤太久。”少年也不回頭看張無忌和殷離,言語間專注自己手上的活。
花了一番功夫,三件鐵器出現在張無忌與殷離的視線中。
“這兩把是鐵柺,但這是什麼?”殷離止不住心中的好奇。
三件鐵器中的兩件無疑是常用的柺杖,只不過製作工藝有些巧妙,做成了可拆卸式樣,關節間用活榫鏈釦。
但另外一件奇形怪狀,難明用途。
“這是一個上肢支架……就是用來專門支撐上半身的,石膏能保證斷骨最大限度的固定,但單單石膏依舊不能起身行動,即便是拄雙柺也一樣,因為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兩腳落地支撐。”
言語間,焱飛煌將拼接好的支架拿了過來。
“但有了這個上肢支架,斷骨者看似立身,其實雙腳並不觸地,如此再配合比支架稍長一些的雙柺,立身行動便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