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部是宋千會從死人堆裡撿來的,那時他還只是一個嬰兒。宋千會給他賜名單字“部”,寓意為軍中部眾,隨他征戰。二十年前他扶龍有功,太庚皇帝賜姓“宮”。
宮部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太庚皇帝最後一道力量。
此人真真正正做到了“雖千萬人吾往矣”!
二十年前皇城一戰,殺破了三皇子四皇子的膽!
此時他在養心殿前,恭親王如何能不信,太庚皇帝就在殿內?
心知肚明的禮親王,便任由他三哥去做這大逆不道之事。此時的禮親王,不愧京城之內城府第一人的雅號,他已經開始做兩手準備。
二哥壓了他們這麼多年,哪怕此時的二哥羸弱不堪,可禮親王要是說不怕他,那是假的。
他思前想後,到底是哪裡出了簍子。
恭親王是不用懷疑了,此時他這位三哥還傻呵呵地圍著宮部啃。
按理來說,太庚皇帝此時能用的力量,除了宮部,應該都在西北應對方外之地。
難道是東平?
可東平那點能用的手段,還不如他一個腳指頭!到底是哪裡來的高人?
他深知不論他們這幾個兄弟,不管鬥得有多狠,宮裡那四尊銅像一概不管,畢竟這是他們的家事。若是有外力摻進來,別說那四尊屹立千年的銅像會如何,連宋千會都會馬上趕回來!
是以太庚皇帝的消失,必然還是出自他這幾位兄弟之手。
或許這又是太庚皇帝的手段?禮親王沉默著,他已經猜對了一半。他從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他的皇帝哥哥,此時他已經在想,等太庚皇帝又是一次大獲全勝,他該如何自處。
思來想去,禮親王得出一個結論。
宮部一定要死!
幸好他在將太庚皇帝偷出來之前,先將傳國玉璽給帶了出來。
憑著玉璽,他還能進皇城。那座穹壁到底還是認主人的,玉璽便是開啟穹壁的一把鑰匙。
禮親王笑了起來,心裡思忖著,等宮部一死,本王就要去救他,順帶捉拿叛王!
屆時恭親王落到他手上,龍頭鍘一刀下去,太庚皇帝也已經活不長了,過兩年龍椅還不是他來坐?
想到這裡,禮親王簡直忍不住笑出了聲,突然想到一點,大商太子還沒死,皇位就還輪不到他,笑容便僵在了他臉上。若是旁人在禮親王身邊,看他時笑時怒,定然以為他發了失心瘋。
紀行現在已經快要絕望。
這十數萬甲士,竟然都是真元境高手!少有幾個不是真元境的,卻都是真靈一境!
他在這些當兵的手上吃過虧。
行伍中人與江湖中人最大的區別便是,他們只注重結果,要你死就一定要你死。且他們絕對服從命令,不會有一個會貿然行動,成了紀行的活靶子。
十數萬真元境軍隊鋪散開,擺出防禦陣勢,而非進攻。
紀行越看越心驚,他跑不出去了。
若是這些士兵呈佇列來擊殺他,他就能亂殺一通,屆時趁亂逃出去。
可此時他們擺開的陣勢,最內圍與最外圍計程車兵都手持大盾。中間計程車兵全都開啟射神弩,對準天上。這弩哪怕還沒發出一矢,紀行也能感覺到箭矢上蘊含的力量不會比真靈大能一擊弱。
他若是強行衝陣,即便瞬間破開內圍大盾,也絕無可能一路破到最外圍那層大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