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
“第一路調兵,來自西川天府城,目前快要穿過天棋關,請大都督指示。”
“第二路調兵,來自南川夷城,緊隨第一路兵馬。”
“第三路調兵,來自金陵,快要進入庸州境內……”
……
朝廷從七個大州,調集七路兵馬,每路兵馬一萬人,共計七萬人,增援隴南,加上隴南的三萬兵馬,合計十萬人。
龍治聽完各路兵馬的增援情況,點了點頭,指著隴南的西面,“昌陵城,是隴南的西面門戶,是沙羅人進軍或退兵的主要通道。”
“傳我軍令,各路兵馬,無須增援武都,所有人,直奔昌陵城,奪回昌陵,切斷沙羅人的西退之路。”
“大都督,這樣做是否太過冒險?”
龍治的侄子,龍耀,擔憂的問道。
幕僚亦道:“這些兵馬,互不統屬,只聽大都督的指揮,您讓他們奪取昌陵可以,若是遇到難啃的骨頭,他們又該聽誰的,您在武都,難以掌控啊!”
龍治笑道:“此言有理,第一個奪回昌陵的,當居首功,其他各路兵馬皆當聽從就是。”
“庸州出了狀況,湯大雷伏擊壺口,卻被巴奧率軍從別處突進,庸州很危險。”
龍耀擔心道。
他從軍以來,就在龍治身邊,最崇拜的人就是這個叔叔,若是沙羅人從隴南開啟缺口,禍亂中原,叔叔肯定要被問罪,這是他不願看到的。
龍治拍了拍龍耀的肩膀,“別擔心,我大漢人才濟濟,各路兵馬的統帥,都是出類拔萃的將領,其中五路兵馬,要從庸州穿過,湯大雷擺不平巴奧,他們中必然有人可以。”
“但願如此。”
龍耀還是不怎麼相信龍治的話。
在他看來,大漢的將領,除了他叔叔,沒人能打過沙羅。
各路兵馬很快就收到了龍治的軍令,紛紛大吃一驚,立刻加緊腳步,目標直指昌陵。
第一路兵馬一出天棋關,就被沙羅的斥候發現,他們立刻向普特蘇瑪彙報。
普特蘇瑪正在謀劃如何攻破武都,他已經得知巴奧殺進了庸州,搶掠了好幾個府縣,收穫了大量物資,這個訊息讓其他將士大為眼紅,他們都嚷嚷著殺進中原,不想留在武都城外吹風。
普特蘇瑪何嘗不想進軍中原,但是將士們蠢不可及,他這個做主帥的可不能傻,他一旦率軍東進,龍治在後追擊,切斷他的退路,他這幾十萬人可就成了關門打狗,死定了。
這些道理,普特蘇瑪經常對一些將領們說,希望他們能懂,但他們大多都是有勇無謀的匹夫,哪裡懂什麼兵法、戰略,對他們來說,只要能搶到東西,比什麼都強。
打仗靠什麼?
兵法?
戰略?
靠的是拳頭!
很多沙羅人腹誹,對這個篡位的皇帝心生不滿。
“有漢人的援軍,從天棋關殺出,不用多久,就能抵達武都。”
賽普東對普特蘇瑪說道。
“大約多少人?”
普特蘇瑪問道。
“一萬。”
賽普東回答道。
“動用兩萬騎兵,分兩側迂迴包抄,你率兩萬步卒,從正面進攻,殲滅這股援軍,然後將他們的頭顱全部割下,堆在武都城外,我要讓武都的龍治知道我沙羅人的厲害!”
普特蘇瑪惡狠狠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