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到來,暴雨不停。
溦水大漲,有些水域都漫過了河堤。
成水華見河水大漲,便動了心思,去年時,龍治用水攻,大破段飛明,一時間威震天下。
而現在,他也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陳尋的漢軍在溦水東面,屬於地勢偏低的一方。
只要魏軍能從其他河流截流更多的水勢聚於溦水,然後決堤,必可用水攻大破漢軍。
想到水攻後,成水華立刻迫不及待的研究行動方案。
他命人在溦水上游秘密截斷其他支流的河水,將河水聚於溦水,並偷偷準備民船,打算到時一舉殲滅漢軍。
在成水華計劃用水攻的時候,陳尋也沒閒著,他見溦水大漲,心裡就頓覺不妙,結合他多次觀察溦水附近的地勢,知道自己所扎的位置不太好,處於一個較低的窪面。
一旦溦水上游蓄來足夠的水勢,漢軍大營多半是要遭殃的。
因此,成水華在策劃決堤水淹大計的時候,陳尋開始悄悄轉移兵力,將大營移至地勢較高的地方,防止成水華可能決堤。
而原先的大營,陳尋依然保留,並留有一定的兵力,用來迷惑成水華。
與此同時,漢軍開始秘密籌備船隻,打算在魏軍決堤後,與魏軍在水上一戰。
漢軍中,有許多都是來自南方,擅長水性,倘若成水華真敢決堤,漢軍將如魚得水,魏軍基本都是旱鴨子。
成水華秘密佈置了一段時間後,在深夜裡,命人決堤,大水洶湧的衝向漢軍在溦水東面的大營。
幾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大水就將漢營衝沒了,大營內留下的將士,都是精通水性的,面對洶湧而至的洪水,很多人來不及反應,被淹沒了,更多的人浮了上來,等待救援。
成水華見大水成功淹沒了漢營,立即命魏軍駕船而出,直撲漢軍而去。
早有準備的陳尋,立即命漢軍出動。
雙方駕駛的都是小型船隻,這主要是因為魏國境內河流平緩,軍事戰船較少,大多都是民用的。
這種民船,捕捕魚還可以,用於作戰,就差遠了。
幾乎是一個交鋒,就有很多民船翻沉或是肢解。
魏軍和漢軍在水面上廝殺了起來,但大多數魏軍連在船上站都站不穩,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在水上擊敗漢軍。
成水華精心準備的水攻,就這樣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他大失所望,站在遠處,目光暗淡,心中滿是嘆息。
“命將士們撤回。”
掙扎片刻後,成水華下令道。
但漢軍卻沒有放過魏軍的打算,在陳尋的指揮下,銜尾追擊,殺的魏軍船毀人亡。
見到這一幕,成水華悲憤欲絕,命弓箭手於岸邊準備接應。
待魏軍靠近後,立即用箭駑壓制漢軍接近。
陳尋也沒有今日一戰定乾坤的打算,況且不具有決定性的優勢能擊敗魏軍。
隨著漢魏兩軍停止交手,溦水以東大部分地區都成了洪水一片。
也幸虧是陳尋有先見之明,及時轉移了很多百姓,否則要有無數百姓遭殃。
陳尋率漢軍後撤一百里,避開洪水區,溦水被成水華這麼一攪和,若是不治,短時間內都無法從此處突破。
因此,陳尋決意從別處進軍。
陰州,地勢平緩,適合大規模的軍事對抗。
陳尋向成倉的韓德、許平提出聯合進軍的想法。
韓德和許平正摩拳擦掌,想報成水華的一箭之仇。
見陳尋有意聯手,他們求之不得。
在準備一番後,韓德和許平率五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