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奇率三萬騎兵全軍覆沒,訊息傳回,普特蘇瑪大怒,直接命人將丁寧抓起來問罪。
可憐丁寧一把老骨頭,那經得起什麼折騰。
再說,這戰場千變萬化,有判斷失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三萬條人命,總得有人擔責。
丁寧老了,智謀也衰退了,又不是沙羅重臣,斬就斬了。
這次迂迴進攻失利,對沙羅全軍計程車氣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重創。
普特蘇瑪短時間內都不想對天門發起猛攻。
魏國取得一場大捷,雖然不能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但總算是個好訊息,可以激勵士氣,振奮軍心。
除夕夜。
看著西京城零星的燈火,成水華心裡惆悵萬分。
去年此時,西京萬家燈火,煙花璀璨,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各地官府都沒有派人進京賀新,而西京城內的大臣,已所剩無幾,剩下的一些,也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門,只有在白天時入宮參加了祭天儀式,祈禱上天賜福大魏。
儀式簡短,皇帝也沒有留人吃晚宴,這主要是成水華的意思。
眼下大魏強敵入侵,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各地暴亂不止,如果還在此時聚眾飲酒作樂,傳出去,對朝廷的影響是惡劣的。
成水華在巡視完城防後,留在軍中,與將士們一起用飯,度過除夕夜,他希望透過親民的行為,鼓舞將士們的鬥志。
這種行為,的確令將士們大為感動,嚷嚷著願為齊王誓死效忠。
成水華見氣氛熱烈,藉著酒意,說了一番激勵將士們的豪言壯語。
他對將士們表示,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必能度過難關,再創輝煌,到時,他與大家一起共享太平榮華。
然而,自古以來,打下江山者能與麾下一起安享榮華的有幾人?
成水華顯然只是一時感慨之言,未來於他而言,如鏡花水月。
最後,喝多了的成水華,在侍從的攙扶下,回到府邸。
第二天醒來,又是一年的伊始。
魏國和他的命運,依然沒有什麼扭轉,反而隨著春耕的臨近,越發考驗魏國朝廷的智慧。
百姓們厭煩了戰爭帶來的傷害,他們渴求和平與安寧。
為了加快滅魏的步伐,王秦又調撥了十萬兵於陳尋。
如今,漢廷最赤手可熱的將帥就是陳尋,所有人都將滅魏的重望放在了他的身上。
而陳尋也不負眾望,不斷調整伐魏步驟,令魏國的壓力不斷增加。
許平和韓德則有些尷尬,他們兩個,都是漢廷中的重臣,聯手之下,都比不過一個陳尋,實在令人汗顏。
在漢軍的步步緊逼下,魏軍的防線不斷收縮,雙方如今對峙的戰線已到了溦水附近,兩軍隔河相望。
溦水距離西京不足兩百里,行軍強度夠狠的話,兩天兩夜即可兵臨西京城下。
溦水是一條普通河流,水流平緩,渡河難度並不大。
魏軍以此為險,抗拒漢軍,實屬無奈之舉,因為他們已經找不到比溦水更好的天險了,便是重要的戰略據點,也沒有。
因為春耕的重要性,成水華沒有考慮的餘地,在安排了西京的事務後,便趕往溦水坐鎮,必須擋住漢軍過河,確保溦水以西的百姓能正常耕種。
事實上,成水華和魏廷此舉完全是多慮了,漢軍壓根就沒打算在這方面做文章。
即便是要破壞,也應是在秋天的時候,在收穫的季節時,進行打擊和破壞,徹底摧毀他們辛苦一年的成果,如此更能重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