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忽雷的使者來到了大明城,求見王秦。
自河隴兵敗後,回到狼丘的忽雷,日子很不好過。
他的風神部出現了內訌,一些覬覦大汗之位的人,伺機而起,企圖扳倒忽雷,執掌風神部,甚至有偏激者,直接率心腹離開自立。
草原上還有其他很多部落,在忽雷南下這段時間,互相攻伐兼併,出現了幾股頗具威脅力的大部。
他們對狼丘和風神部虎視眈眈,如果不是考慮到先下手吃虧這個問題,他們早就要動手了。
忽雷從河隴搶奪的物資、金銀等物,只有部分被運回了狼丘,剩下的都因逃跑太匆忙而丟棄了。
運回的部分中,又大多都是金銀這樣的財物。
在這個物資緊缺的季節和時代,毫無用處。
忽雷現在唯一能想到可以求助的人就是王秦。
也只有大漢,才有實力幫助他忽雷。
王秦接見了忽雷的使者,他也猜到了忽雷派人前來的目的。
如今,沙羅和魏國互掐,在北方的忽雷,是牽制魏國的重要力量。
王秦需要團結忽雷,增強遏制魏國的實力。
使者見到王秦,很是鄭重的行禮,然後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禮節語,最後點明瞭此行的目的。
風神部缺少一大批過冬的物資和糧草,希望能與大漢交易。
大漢近年來,風調雨順,一年比一年所獲收成更多。
在糧草物資方面,已經盈餘了。
當然,這是在戰事未開的時候,一旦打起仗來,這些糧草的消耗將是巨大的,很可能還會不夠。
但為了牽制魏國,王秦還是決定與忽雷交易糧草物資,以幫助忽雷渡過難關。
在王秦的旨意下,戶部直接與風神部交易,一大批過冬物資,進入了雲國。
在這嚴寒的天氣裡,風神部有了這批物資,日子將好過多了。
不過,在運輸途中,一些部落盯上了這批物資,他們紛紛跳出來攔路打劫。
戰爭年代,糧草物資,遠比金銀更值錢。
甚至連人命在它們面前都算不得什麼。
忽雷為了保護這批物資,動用了數萬大軍,在鮮血和屍海中,最終將糧食物資運到了狼丘。
成水華和奧莉帕拉,陷入了對峙局面,誰也不願先動刀兵,先出手的人,並不能佔先機,反而是後出手的人,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在忽雷使者剛剛離開大明城後,奧莉帕拉的使者就來了。
沙羅使者,所用的伎倆,就那兩招,裝慫,服軟。
但王秦沒有理會,民間交易一直都在,不至於斷了沙羅的活路。
沙羅使者這次來的目的,很簡單,想讓大漢發兵,進攻魏國,如此,沙羅才可於西面發起猛攻,將魏國打個暈頭轉向。
但王秦眼下,並沒有這個打算。
本來是他想借沙羅的手,牽制魏國,怎麼如今反過來,變成沙羅想借他的手來對付魏國。
王秦委婉的拒絕了沙羅的請求,同時敲打沙羅使者,若是沙羅繼續停止不前,那些私底下的民間交易,將會中斷。
沙羅使者聞言,臉色瞬間蒼白,王秦的威脅,太具震懾性了。
處於弱勢地位的沙羅,在佔據主導優勢的大漢面前,哪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他們只有選擇接受,或者一拍兩散。
當然,一拍兩散對沙羅來說,無疑是自斷生路。
最後,沙羅使者帶著失望和滿腹委屈,離開了大明城。
隨著大漢的日益強大,在天下格局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霸主之位越發穩固,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天下人的心。
就連成水華,也放下了身段,遣使前來祝賀大漢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