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觀點非常的犀利:“臣聞長途遠征,必有所求,姬溪所求者為何?要克復關中?非也。其雖勢猛,但獨木難支,後繼乏力乃是必然。其久攻不下必然撤軍更是應有之意,然此點,我等能夠想到,姬溪自然也能夠想到。既如此,其大動干戈必有因由。
如龐統和法正,針對姬溪的謀略都是從自身出發,而諸葛亮看待問題卻往往能夠從敵方的立場出發,或許,這便是諸葛亮百戰百勝的原因吧。
而諸葛亮的觀點也引起了劉備三人的注意,劉備凝重的問:“那麼,姬溪其意若何?”
龐統,法正沉思,諸葛亮並沒有賣什麼官司,直言道:“以臣淺見,姬溪此番征伐,不是為了領土,更不是為了復仇,而是為了一些人。”
聞言,劉備凝眉,不解的問:“人?姬溪的家小都已入了西涼,還有什麼人對姬溪如此重要,值得姬溪如此大動干戈?”
法正介面道:“莫非是呂春等人?”
諸葛亮點頭,道:“然也,呂春,賈詡,高順,安國公主等人,具皆有奇才。姬溪的實力組成有三,一者為其領土,二者為其軍隊,三者便是如呂春這般的部下。如今,其領土入了我手,其急切之間不可能奪回。其軍隊實力尚存半數以上,並未損傷根基。而其部下,必是其志在必得之處。”
此番話,得到了劉備三人的認同。法正猶疑的道:“那麼,只需將呂春等人交還給姬溪,其必然會退兵嘍。”
龐統說:“不然,呂春等人不可留,更不可交出去,否則姬溪如虎添翼,日後必成大患。”
法正:“如今的關中初經改天換日,百廢待興。不宜大動干戈。而待主公經營關中數年,實力必然數倍翻升,介時,不論姬溪手下的能人有多少,也絕對阻擋不了主公的步伐。如此豈不是更為保險。”
二人所說的又都有理,劉備還是拿不定主意,所以,還是將目光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沉吟道:“此事不急,我等此時所思所想,姬昀具皆瞭然於心,而其必有後手,我等需靜觀其變。”
巧合的是,諸葛亮話音剛落,便有軍士來報,說姬溪有使前來。
劉備幾人對視一眼,都知道應是姬溪的後手來了,便宣使者來見。
來使卻是郝昭的兒子郝芳,而郝昭在撤兵途中被劉備埋伏後被擒獲,至今尚被劉備關押。
郝芳少有隱忍,見了劉備不卑不亢,施禮畢,挺身而立,睥睨四顧,直言道:“我主秦王願以秦州五郡,涼州四郡,共九郡之地與蜀主對賭,我軍敗一陣,輸一郡,我軍勝一陣,只取一人歸。”
聞言,劉備等人倒吸口氣,便是諸葛亮都沒有想到姬溪的後手竟然是如此的氣魄,堪稱駭人聽聞。以一郡之地換一人,這是何等的大氣魄,大胸懷,大韜略。
賭注的不對等,令劉備非常的心動,對劉備來說,這幾乎算的上是五本買賣。劉備真想即刻答應下來,可這時,諸葛亮卻先一步問道:“若是我主不允,又當如何?”
郝芳怡然不懼的盯向了諸葛亮,陰沉的笑道:“蜀主若是不應,自明日起,我軍一日退五十里,一日屠一縣。”
劉備大怒:“你敢?”
郝芳:“我主有何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