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拂的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然而這轟動與姬溪內心的震撼相比,卻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前,他才見到劉備的名字,而今,而此時,他就要見到劉備的真人了。
這一切,太過突兀,姬溪還完全沒有做好與劉備照面的心理準備,而劉備,卻這麼硬生生的闖進了長安,並且透過種拂闖進了長安,闖到了自己的面前。
這一刻,姬溪有些手足無措,他的心中,一個瘋狂的念頭閃過:他孃的,劉備不能留,這是一個禍害,殺了他,見到他就殺,馬上就殺了他……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姬溪又想到:怎麼殺他?為什麼要殺?他現在還什麼都沒有做呢?老子怎麼殺?
在孤注一擲與且觀後效之間,姬溪不斷的徘徊著,在這徘徊中,他見到了劉備。
他三十多歲,相貌堂堂,他的手臂很長,他的耳垂很大,他的穿著很土,他的眼睛很亮,他的身上,似乎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和力。
這是他,帶給姬溪的第一印象。
他謙卑而有禮的向劉協三叩九跪,他高呼萬歲的聲音中正而平和,他的行為舉止沒有一絲一毫的逾矩,他的一切,都沒有什麼破綻。
姬溪忽然間不想殺他了,因為姬溪又想到:你是劉備怎麼了,你來了關中怎麼了,現在整個關中的兵權都在老子的手上,老子不讓你掌兵,你能幹什麼?你能對老子有什麼威脅?
所以,在整個論資排輩,最後確定劉備確實是劉協皇叔的這個過程中,姬溪一言未發;而後,種拂建議封劉備屯騎校尉,領侍郎官銜時,姬溪也未作反對。
但是,劉備封官後的第一道奏請,就再次讓姬溪的殺心不可自制的冒了出來。
劉備奏請的內容,事關兩個女人和一個孩子,他由初平元年正月的那場洛陽之變起,談到了劉辯,起了李儒,至和伍孚相遇,繼而引出了何後、唐姬以及那個孩子,那孩子,今三歲整,是個男孩,是劉辯的兒子,從某種意義上來,也是姬溪的兒子。
在姬溪還沒有想好怎麼安置唐姬及其孩子時,在姬溪還無法確定該用何種心理和麵目與他們母子相處時,在姬溪還完全沒有準備的時候,劉備便這麼硬生生的將他們三人帶進了長安,明晃晃,卻突兀的出現在了姬溪的面前。
此時的姬溪,真想像當年的董卓那般,無所顧忌的在朝堂上殺人,他迫切的想要殺了劉備,雖然他知道劉備什麼錯都沒有,或許真的只是單純的偶遇,單純的希望子接納何後和唐姬,單純的希望皇室成員不至於在外淪落。
然而,不管劉備多麼的單純,在姬溪的心中,只因為他將唐姬三人帶進了長安,他就該死,他之所以該死,是因為他做了姬溪一直想做卻一直徘徊不定的事情,這讓姬溪覺得自己就是個笑話,在這之間三年的時間裡,自己想了那麼多,可卻還什麼都沒有來得及做,而劉備呢,他似乎只是做了一件舉手之勞的事情,輕輕鬆鬆的將唐姬三人帶進了長安,這一上一下的反差,差點讓姬溪發狂。
忐忑,屈辱,不安,後悔,期盼,怨毒,殺意……
數不清有多少種情緒在姬溪的心中盤旋不定,姬溪的腦袋彷彿要爆炸,他不知道自己此刻是個什麼心情,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此刻該是個什麼心情。
這一刻的姬溪,進入了一種莫名的恍惚,在這恍惚中,他看到兩個女人一個孩子走進了正殿,他見到那個年輕溫婉的女人拉著孩子給劉協跪拜,他看到劉協走下來,跪下給那個成熟的美麗女人行禮,他看到百官們相繼而拜,他自己也不知不覺的跪了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始至終,他一言不發,呆呆愣愣的宛若一個木偶,直至劉協走到他的身邊,搖了搖他的手臂,那一句關切的問,將姬溪拉回了現實。
劉協問:“大哥,你怎麼了?可是身體不適?”
姬溪瞬間驚醒,竟驚覺額頭上已佈滿汗水,那樣子,宛若一個傻子,不幸的是,他的這副樣子,所有人都看見了,何後看見了,唐姬看見了,劉備看見了,呂春看見了,百官們,全部看見了。
姬溪啞然,繼而苦笑,再繼而,他在所有人意味難明的目光下,挺直了腰板,而後,微微一笑,對劉協:“陛下,臣忽覺精神恍惚,難以自持,所以,請陛下恩准臣回去休息。”
聞言,劉協趕到很錯愕,呂春更是焦急的跨出一步,道:“冊封太后,親王,乃國之大事,正是需要姬大人給出意見的時候,姬大人難道不能忍忍嗎?”
姬溪這才知道,原來剛才已經有人提議冊封何後為太后,封那孩子做親王了,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他此刻心亂如麻,方寸大亂,是故竟對呂春明顯的反對恍而不覺,更沒有看到呂春的焦急神情,他竟然:“理所應當,理所應當的事情,陛下自己抉擇便是,臣實在身體不適,這便退下了。”
聞言,呂春大急,正要開口再次勸阻,卻發現姬溪連劉協的恩准都沒等,就這麼自顧自的往殿外走去,呂春猶豫了一番,終究沒有再次開口。
呂春敏銳的察覺,自從劉備出現後,姬溪就開始了不對勁,而等到唐姬三人出現之後,姬溪更是明顯的方寸大亂,這裡面,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苦衷,既然如此,順其自然吧。
喜歡漢末之奇謀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奇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