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的路上,姬溪騎在馬上,被眾多親衛圍在中心,亦步亦趨的向前走。
他的身體有些搖擺,他的心思更是飄搖,他一直在回想著離開建章宮時與唐姬對視的那一眼,從那一眼中,姬溪悲哀的發現,她,不認識自己了。
她,比三年前更加溫婉動人,然而,她再也不屬於自己。
姬溪忽的怨起華佗來,他忽的想:要是自己的容貌不改,那該多好,那樣的話,唐姬一定會投入自己的懷抱。
然而,當回到自己的府邸,感受到府中的喜慶,那一張張生動的笑臉印入眼簾,姬溪又為先前的怨氣感到羞愧。
是啊,自己有什麼面目怨華佗呢,沒有華佗,自己早就一命歸墟,沒有華佗給自己改頭換貌,自己頂著劉辯的面目如何能夠逃脫董卓的追殺,如何能夠在董卓呂布等饒眼皮子底下逐步的發展,,又何如能夠得到現在的這個家,與這麼多親愛的人兒相知相愛。
知足吧,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萬事萬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這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守歲,歡聲笑語自不在話下,其樂融融也是必然。
這是貂蟬嫁入姬家的第三,這三,她恍若一下子不如令人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這個家裡的每個人都給她一種溫暖的感覺,她喜歡這個家,喜歡這個家裡的每個人。她喜歡明顯還在糾結自己的身世,可越是糾結越是護著自己的姬月;她喜歡總是嬉皮笑臉,卻總能給眾人帶來極大安全感的姬溪;她喜歡溫婉可饒呂淺,喜歡風華隱現的姬蔓,對那個還沒見過面的才姬昀,她也是充滿了好奇。
依偎在姬淵的身邊,她的眸子不斷的在眾人身上徘徊,她感到了由衷的滿足。
許是今日在朝堂上的所見所聞給姬溪帶來了太大的衝擊,不知不覺間,姬溪喝了很多酒,喝到了後半夜,喝到了姬淵等人都受不了已經回房休息了,他還在喝,到最後,他只是隱約的記得,姬月自始至終都陪在自己的身邊。
當二日早間,姬溪醒來的時候,悲催的發現,自己昨晚上喝斷片了,那種不知道自己在喝醉之後到底做了什麼,了什麼的感覺,很容易令人苦惱,姬溪也一樣。
於是,他找到了姬月,問她昨晚上自己做了什麼,了什麼。
姬月嘴上她自己昨晚也喝多了,記不清了,然而,她的眼神卻告訴姬溪,她在謊,她一定聽到了什麼,卻不願意出來。
姬月的眼神中,有哀愁,有怨氣,有決絕,複雜的揉在一起,令姬溪的心微微的顫抖,他有心想追問並且解釋,卻不知該如何開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姬月已經從他的身邊走開。
姬溪懊惱的捶了捶自己的腦袋,可還是一點都想不起來,無奈之下,只好暫且放下,得過且過,在他看來,不管自己了什麼,做了什麼,都不會影響自己和姬月的感情,既然如此,想這麼多幹嘛。
這麼一想,姬溪立刻就輕鬆了起來,邁著四方步,就開始了溜達。
半晌午的時候,有門人報呂春來了府上,正在正堂等他。
姬溪邁著四方步,優哉遊哉的進了正堂,發現呂春把他的新媳婦也帶來了,而姬月姬淵等人也都在正堂上,一夥人正在其樂融融的聊。
姬溪呵呵笑著打趣:“文封啊,你這人不地道,娶了媳婦就把媒人扔到一邊了?這成婚之前沒給我送謝媒禮也就罷了,可這大過年的,你就空著手來的?”
呂春是個謙謙君子,姬溪的這話若是在以前,呂春只會笑笑卻不會接話,然而現在可不一樣了,他取了蔡琰,這個才女可不是省油的燈,只聽她接著姬溪話笑:“兄長這話實在是冤枉我們了,謝媒禮嘛我們當然是想送的,只是怕送了之後兄長被人嘲笑,因此才暫時擱置,現在大哥既然提了,妹這就回去準備如何?”
堂上出了姬淵是個死腦筋外,都是聰明人,自然能聽出蔡琰這是在姬溪作為一個男子漢,卻做起了媒人這活,而媒人這活,自古以來大多都是由女人在做,藉此,隱射姬溪像的婦人似的斤斤計較。
貂蟬聽了頓時一驚,暗想這女人是誰,好利的嘴,好大的膽。現在的姬溪明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這女人竟然出口就敢嘲諷姬溪,這讓貂蟬有些詫異之餘也不免對蔡琰刮目相看。
貂蟬本以為姬月等人聽了之後會有些惱怒,雖不至於撕破臉面,可一時的難堪應該是難免的,可令她沒想到的是,眾人沒有一個幫著姬溪話的,姬月更是順著蔡琰的話變本加厲的嘲諷了幾句,而姬溪呢,竟然笑呵呵的像是沒聽見蔡琰話中的意思似的,張狂的笑讓蔡琰不要想這麼多,快快回去準備。
貂蟬看出來了,這不是姬溪不要臉,而是他們姬家的人沒有把呂春夫婦當外人,而在姬家,自家人之間什麼都可以。
想明白這些,貂蟬的心中忽的輕鬆了許多,自然而然的放開了心中的枷鎖,加入了幾個女人之間的聊。
姬淵坐著聽了一會,而後便跑了出去,呂春呢雖然一直坐在那,可自始至終一句話都不,唯有姬溪,這傢伙本就是個話癆,好不容易抓到這個機會當然不會放過,只見他一頭鑽進了這個女人窩,喋喋不休的比個女人還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半個時辰後,呂春也有些忍不住了,便輕輕的咳嗦一聲,對姬溪:“主公,我有些事情想和你商量商量。”
姬溪一滯,暗自嘆氣,該來的還是來了,而呂春撐到現在才來,已經出乎姬溪的預料了。
無奈何,姬溪只能退出了正堂,和呂春一起進了書房。
進了書房後,姬溪自知肯定要就昨日朝堂上的事情給呂春一個解釋的,所以不等呂春開口,姬溪便:“文封,我知道你的擔心,你是怕何後入宮,又帶來了先帝之子,若是有別有用心之人,便可藉此二人之手,制衡陛下,繼而生出大亂。”
呂春凝重的點頭:“靈帝之時,何、董二後爭權,如此才有了十常侍之亂,有了董卓的乘虛而入,主公當以此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