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要什麼?”
盛濯以為他在和自己說話,沒聽清便問道。
何汐驟然回過神來,眼神閃爍片刻,唇角揚了揚,“沒什麼,就是想讓他們長高點。”
說話間,車到站,緩緩靠邊停了下來。何汐跟著盛濯下車,一抬眼便看見了遠處考試中心高大的建築,他單手攏了攏風衣,揮揮手道:“就送到這裡吧,我自己進去就行了。”
盛濯不置可否,道:“考試盡力即可。三個小時結束後我會在這裡等你。”
何汐隨意點點頭,不再說什麼,向人群擁擠的考試中心走去,盛濯卻突然在他身後道:“你……”
何汐回過頭:“怎麼了?”
盛濯眼睫顫了顫,垂眸半晌,才說道:“考試結束後,去康複中心做記憶治療吧,dr. niro說可以開始第二個療程了。”
何汐頷首一笑,欣然答應:“好。”
前來參加考試的城市公民,從十五歲到五十歲都有,何汐走在人群中,甚至看到了幾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手裡拿著成套的考試用具,不過大多應試者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有的緊張得走路都不利索,有的則一副意氣勃發,躍躍欲試的樣子。
何汐沒帶專門的考試用品,盛濯問過他是否需要,他表示自己最重要的用品就是保溫杯,除此之外帶一支能寫字的筆,還有臨時身份證明就行了。
臨時身份證明這種東西算是基地對於潛在人才的一種優待,長期不繳納“人身安全稅”、沒有基地承認的公民身份的人,也就是俗稱的“黑戶”,可以在報名考試後,辦理這樣一張身份證明,方便考試時的身份登記和核驗。
何汐刷了證明卡,透過安全檢測,順利進了考試中心的閘門。
他不經意回頭一望,遠處那道身影似乎仍佇立在原地,任憑車來人往如何擁擠,都巋然不動一般;但一眨眼,就又遍尋不到了,不知是他近視加重産生的錯覺,還是被擁擠的人流擋在了幕後。
他眨眨眼,穩了穩心神,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氣,才回過頭。
肩膀被人撞了一下,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後面擠出來,對他抱歉道:“不好意思,撞到你了。”
何汐和顏一笑:“沒關系。”
他即便走在人群之中,周身總還有種風雨不動的沉靜平和,雖然臉色泛著血氣不足的蒼白,但舒展從容的身形和彬彬有禮的微笑,仍舊讓人不禁感到心神安定。
大概是旅幻門裡度過的歲月使他的身體處於一種奇異的冰凍狀態,何汐的面容看起來和二十多歲時沒什麼區別,甚至因為這段日子的悉心養護,顯得更加白皙細膩了些。
年輕人見他和自己差不多年紀,便爽朗笑道:“我看你剛才刷卡,你報名的也是幻研中心的崗位?”
這也沒什麼可隱瞞的,何汐大大方方地點頭,笑了笑:“我第一次來,想不到這麼多人。”
年輕人慨然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基地公務崗位,多少人擠破了頭都想進去——”他話音一轉,見何汐生得文雅,看起來十足是個知識分子的樣子,便問道,“方便告訴我,你用的學習資料是怎麼蒐集整理的嗎?”
何汐一怔,年輕人連忙道:“你別誤會,如果你有什麼好的途徑,我可以出錢的——我這次來只是試試,大機率考不上,明年再考時還會用到這些資料的。”
何汐還從沒想過收集學習資料這個問題,他近水樓臺先得月,巡察組和幻研中心時並肩單位,他用的是巡察長從韓若若那裡借來的一手資料,苦笑一聲,只得如實答道:“抱歉幫不上你……一個朋友有資料,我就借來看了。”
年輕人有些失落,還有些不甘地追問,何汐擔心自己說出來會對韓若若不好,就含混應了幾句,敷衍了過去。
年輕人見他不願說,便換了其他話題,不過仍舊三句話不離旅幻門,眼裡盡是嚮往:“你有沒有看今年prof. h 金獎的頒獎直播?大家都說,程教授在典禮上那段話,是大無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何汐微微低頭,沒說話,年輕人繼續說道,語氣有些慷慨:“但在我看來,這不是什麼無畏,這只是每一個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養而已——當年的prof. h能夠頂著基地的高壓政策,冒著生命危險去研究旅幻門,而那些所謂的教授專家只是龜縮在已有理論的殼子裡,把真正為人類尋找出路的人視作異端,這本身就違背了科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