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好險,差點就成禽獸了
三月初開學,科創參加的比賽也都在省賽裡殺出了重圍,開始邁入國賽的最後一輪修訂補充。
與此同時,四月份的市春季運動會準備工作也拉開了帷幕。
鄭星瀝兩邊都有活兒,一個也不敢落下。國賽也在四月,結束後緊跟著的就是市運動會。她只能祈禱可以抽到個前一點的簽,這樣才能去運動會湊人頭。
“你這個雲端計算處理的結果有偏差哎,你再看看哪裡出問題了,到時候答辯如果也是這個樣子,那就基本告別角逐資格了。”
蔣老師今年三十出頭,之前進過大廠,後來考上了博士,畢業就來華封講師,主攻人工智慧方向,因為學術做得好,去年剛升為副教授。
範文虎點點頭說自己會調整。
“這個專案也做了有幾年了,只要不出什麼意外,國賽是很拿得出手的,不用給自己那麼大壓力。”蔣老師頓了頓,“至於徐阡上次說的,多帶一個人的事情,我也跟學校溝透過了,主任的意思是不好走後門。”
徐阡忙道,“學妹都是好學妹,就不能一起去嗎?”
“急什麼。”蔣老師淡定地捧過水杯,“話還沒說完呢。”
“您說您說。”
蔣老師把表格遞給徐阡,“這次拿了省一等的,我們學校攏共才兩個隊,加一個也是加,加兩個也是加,所以我跟學校那頭說,幹脆改成每隊去四個。”
“可以嗎?”
“省裡攏共就推五個隊去,我們學校佔了倆,還全是我們院的,領導心情好著呢。”
徐阡繼續問,“那住宿?”
“市中心,四星級。知足吧。”
幾個人紛紛點頭如小雞啄米,異口同聲道:“足的足的足的。”
“行了。”蔣老師靠在舒服的辦公座椅上,“大一的那倆,你們的專案呢?有眉目沒有?”
被點了名的鄭星瀝和小六不可避免地緊張起來。
“有的有的。”範文虎代替她們回答,“小六想了個智慧能源家居方面的,小鄭搭建了機器學習的決策型系統。”
“先看看能源家居吧。”蔣老師開啟筆記本,拿了筆認真聽小六說完了構想。
“三個問題。”他看了眼過程中記下來的只言片語,“第一,跟同型別的創意相比,你覺得最大的優勢是什麼;第二,你所說的功能可以實現多少,實現到什麼地步;第三,你還要多久才可以做出成品。”
小六前兩個問題回答的很順,“至於做出來,我剛剛才開始,如果您指的是我一個人承包的話,估計時間會更長一點。”
蔣老師點點頭,“行,我覺得你這個專案比較適合去參加類似於電子商務大賽,服務外包之類的,在創業類裡做好後面的市場和營銷分析,應該可以去很多。偏於經濟的這方面,要不然就自己查自己學,要不然就去經管院找同學找人,科創如果有人懂這個的話,也可以優先考慮拉到隊伍裡來。”
他用眼神示意鄭星瀝上前彙報。
她們倆目前做出來的東西除了功能側重不一樣,整體進度也都差不多。
“你資料採集的怎麼樣了?”蔣老師當初幫她跟體院那邊搭了頭,也還記得這事兒。
“我一開始嘗試跟蹤了單個樣本,其他資料是來源於網上的,提前大資料分析完成後,匯入現實取樣的樣本,系統自己計算出來的結果跟市場上同功能的其他軟體比還是存在差距的。我去問了體院的老師,他們說兩個結果都不能算完全準確,但也不算完全錯誤。換句話說,彌補教練不在、計劃暫無情況下狀態的保持和精進來說,是夠的。”
“嗯。”蔣老師認真地看完了初步的演示,“但是拿出去比賽,不夠。”
鄭星瀝雖然知道會是這個評價,但真的聽到的時候還是挺失望的。
“我還是剛剛一樣的三個問題,你可以不用著急回答我。另外就是,從你寫的功能設想來看,你要搭建的東西,要做的模組還有很多。還有你如何獲取準確資料?是透過購買速度檢測臺,還是直接裝感測器?如果是跟手環之類的東西同步資料的話,又要怎麼實現同步?”
鄭星瀝手指無意識地交疊摩挲,“我還在學。”
“把你程式調出來給我看一眼。”蔣老師問,“你用什麼語言寫的?”
“python。”
“學了?”
“還沒有,我自己看了點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