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那個背後寫著“9”的人,總有一天會如他所願,牢牢地踩住風。
週末,鄭星瀝去了趟科創。跟其他組忙忙碌碌不一樣,他們組的放養風格著實懶散。
蔡倫的新組在門口,看見她來了,略微點了點頭算作招呼,鍵盤敲得更加響。
“小鄭,來來來,這裡。”徐阡正在拼接模型,招手示意她過來。
實驗臺上,亞克力和薄木板混放在一起,徐阡拿著把膠槍,嫌棄地說:“阿虎,你能扶穩一點兒嗎?”
範文虎翻了個白眼,“姑奶奶,你要是不行,就放著讓我來粘。”
“說誰不行呢。”她毫不留情地給了他一下。
鄭星瀝跟兩人打了招呼,問:“這是給‘開源節流’搭的嗎?”
這些天,她忙著追蹤沈戍的資料,但也有積極參加這個新專案。跟她現在情況一樣,這個專案也是徐阡他們從大一開始琢磨,大三正式出生落成的。雖然自己能做的部分還是隻有文件闡述,但觀摩系統執行,也讓她在中間學到了不少。
“對。”徐阡點點頭,“你的專案呢?調研得怎麼樣了?”
“做了一點東西。”鄭星瀝將電腦託在手上,一邊開機一邊說,“我的設想是透過腳踏車運動員在訓練狀態和比賽狀態時自身和環境的不同資訊的大資料,利用決策樹演算法實現機器學習從而開發出自行計算準確沖線方略的系統,經過資料的更新和進一步升級後也可以用在其他領域。”
“不錯呀,這麼長時間就能想這麼細了呀,連前景應用都打算好了。”
鄭星瀝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也沒有。”
“用不著謙虛,咱們組本來就是人工智慧方向的,你能做成現在這樣很切題很好。”徐阡一貫以來都像個誇誇群的群主。
“但是這一個功能可不夠呢,你其他功能設想細節也寫好了嗎?可以發給我跟你學姐看看的。”
鄭星瀝點點頭,“其實,我還試著寫了寫程式碼,大概是運氣好,真的跑起來了一個小功能,但是具體的分析演算法這一塊兒,我也才開了個頭。”說著她挪近幾步,給他們看。
“我記得資料結構是大二才開課吧?你現在就能搞資料庫了?”徐阡驚訝道。
鄭星瀝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一點點。我也是剛開始學,看了看網課,又找老師請教了一下不懂的地方。其實,這個演算法不是最優的,語句冗餘很多,不夠簡潔,我也還在改。”
範文虎卻拍起手來,“哈哈哈,我現在覺得或許不用等大三,興許明年蔣老師問你要專案書的時候,你就能直接把成品交上了。”
他聲音有些大,一時間實驗室的人都紛紛看過來。徐阡拽了他一把,佯裝怒道,“讓你扶著板啊!”又壓低了聲兒,“阿虎,淡定。不露鋒芒,我們悄悄拔尖兒。”
這話耳熟,鄭星瀝低頭笑了笑。
“幹嘛呀,學妹優秀還不讓誇了?哪來的道理,我不僅要誇,我還要跟蔣老師舉薦一下,依我看,明年初的比賽,完全就可以讓學妹跟我們一起去,讓她提早熟悉流程。”
“那還用你說?”徐阡挑眉,“我早就跟蔣老師說了,這回他帶隊,別的組五六個人去三個,我們組攏共才四個人,加塞進一個也不難,他們組內選舉,咱們連競爭都不用。”
鄭星瀝把修改好的比賽文件傳到了群裡,這場短暫會面也算圓滿。交接好任務後,她又揹著包匆匆往樓下趕。今天是週六,也是車隊第一次騎 80 公裡,她特地早早來的科創就是不想錯過,衛教練跟羊羊也都去,車就在集訓樓門口停著呢。
剛出門就在樓梯口撞見了打水回來的蔡倫,匆匆點頭便擦肩而過,他卻叫住了她,“你最近。”他頓了頓,“是不做專案嗎?怎麼總不見你來。”
“我在做的。”雖說大家是一個組織,但比賽總存在競爭關系,專案直到校內答辯那天為止基本都不會讓人全知曉,她也不好細說。
蔡倫語速快起來,“是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