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好天氣。”
看著屋外紅彤彤的太陽,李曄不禁伸了一個懶腰。
打敗朱溫的宣武軍後,第一集團軍全面接手汴州。
本來還想趁勢佔領淮南,但在鋪天蓋地的大雪中,各軍所能做的就是苦苦掙扎。
好容易靠著倉儲熬過冬天,但接下來又是泥濘。
還好河水也化了凍,一艘艘漕船抵達汴州時,壓在李曄頭上的陰霾才終於消失。
“陛下,劉知俊送來請罪表,願意交出徐州。”杜讓能喜滋滋的迎了過來。
“燒掉!”李曄冷冷說道:“昭告天下,朕絕不與反賊談和。他們的結果只有一個,死!”
李曄當然知道,只要自己點個頭,徐州就能收入囊中。
但這樣做的後果,只會遺禍無窮。
今後,那些歸順朝廷的節度使,將不會再聽招呼。
甚至還會想叛就叛,想服就服。
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是李曄願意面對的。
“陛下,我軍願為先鋒,即日起攻擊徐州下轄各城。”張濬看杜讓能吃癟,心中一陣暗爽,連忙表態道。
李曄道:“先派人把汴河看住,別讓誰給刨了。”
一直以來,汴河就處於缺口狀態,徐州各地是飽嘗洪水災害。
加上宣武軍的殘酷政策,徐州的百姓甚至都不敢在城外活動。
直到李曄要求朱溫堵上缺口,這樣的事情才告一段落。
但讓李曄失望的是,這一次徐州軍作亂時,那些百姓竟然站在劉知俊的一邊。
“敢背叛朕,那就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李曄的信條是恩仇必報,既然找到背叛,那就要把場子找回來。
但即便如此,李曄也幹不出刨河的事。
畢竟這是要記入史冊的,他可不想自己臭名昭著。
“二月十六日,帝命護河,徐州百姓由是心歸。”
史官們又抓到下筆的機會,深諳儒學精髓的他們,立刻用熟悉的春秋筆法,猛拍了皇帝的馬屁。
而結果也如他們所想,沿途的徐州兵不戰而降。
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步兵第二旅就已經攻到徐州城下。
就在他們準備攻城的時候,劉知俊居然開啟城門,赤身出降。
不數天之後,他和被俘的裴樞都被帶回汴州城開封)。
“裴公,別來無恙吧!”
看著跪在地上的裴樞,李曄淡淡的說道。
雖然已經猜到是這個結果,但李曄還是被裴樞的作為所震驚。
才是短短半年,徐州就糜爛一片,貪汙之風甚至遠超時溥時期。
要不是在作亂時,節度使府的儒生都被殺個乾淨,李曄也會把他們送上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