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徵繳軍在路過時,非但不憐惜百姓,反而縱兵劫掠。
即便用十室九空、伏屍千里,尚不足以形容其慘狀。
朱全忠出任宣武節度後,對外屢破賊軍,對內墾荒闢地。鼓勵田桑不算,還大幅減少田租賦稅。
此次作戰,宣武軍戰兵踴躍於前,百姓輸送糧草在後。
要不是我軍火器犀利、將士用命,還不知鹿死誰手!”
張濬聽到這話,臉上浮出幾分狠色,他表情扭曲的說道:“若是如此,我軍更該消滅宣武軍上下,否則又如何震懾人心?如果他們要效仿劉黑闥,朝廷赤地千里又何妨?”
“張總座慎言!”到了這個地步,李曄也只能開口說話了。
他先呵斥了張濬一句,才緩緩說道:“宣武百姓就是朕的百姓,他們為什麼心向朱全忠?就是我們做的不夠好。”
話到這裡,李曄對張濬嚴厲的說道:“殺敵一回事,殺民是另一回事,張總座可不要走火入魔!”
張濬神色一凜,連忙道歉道:“陛下,是臣孟浪了。”
李曄一擺手說道:“此次作戰,我軍雖然打敗朱全忠,但本身的消耗也很大。
杜相剛剛也說了,後勤供給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一旦遇到風雪,恐怕不只是將士,連我們都有凍餓的可能。
如果與朱全忠軍硬拼,各軍損失絕對不小。
我們的軍力本來就單薄,受此重創必然會導致連鎖反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隴右、吐蕃兩個方面必有異動,原本臣服的諸藩鎮也會蠢蠢欲動。
到那時,朕又拿什麼去懾服敵手?”
杜讓能聽到這話,暗暗的鬆了口氣,當即說道:“陛下英明!”
李曄道:“英明談不上,仗打到這一步,最後只能以談和收場。
朕實在愧對士卒的英勇無畏,諸位大臣的同心同德。”
張濬道:“陛下,此番是朱全忠不服王化,蓄意挑起戰爭,否則我軍也不會倉促出擊,最終因為後勤而功虧一簣。”
杜讓能也說道:“陛下,此次作戰我軍人數居於劣勢,士卒亦多為新兵。
而宣武軍將領兇悍,士卒皆是百戰精英。
能戰成平手已經為能,更何況是野戰敗之。
臣以為,陛下經此一役,勇武已經與太宗相齊。”
他是怕皇帝下不來臺,乾脆扣了一頂大帽子過去。
到時候,再鼓動內閣諸大臣一起上書。
讓皇帝覺得就是這麼回事,事情也就翻篇了。
李曄輕輕一笑道:“杜相就不用吹捧了,朕的水平如何,這心裡頭還是有數的。”
便宜祖宗李老二是什麼人?
論起武功,他敢掄兩把大刀衝鋒,打得隋末那些英雄不要不要的。
論起文治,“貞觀之治”四個大字,可是後代帝王畢生追求。
自己連個朱全忠都收拾不下,還和李世民肩並肩,實在是想得太多了。
李曄嘆了口氣,說道:“告訴使者,明天在山下談判,朕也該見見齊王殿下了。”
喜歡唐末昭宗請大家收藏:()唐末昭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