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漁就說:“對,試銷是不錯,但是正式上市後,具體的資料您恐怕不知道吧。我們梅樹村對每樣産品每週都會進行盤點,每個月都會統計,所以恰好有濃縮洗衣粉的資料。”
說著,周漁就從大包裡拿出了資料,放在了蘇啟生面前,“您可以看到,四月上市,當月梅樹村全國資料銷售量是五萬三千餘斤。從五月開始陸續下跌,到了九月也就是上個月,梅樹村的銷售資料是兩萬餘斤。”
要知道,供銷社會盤點,但並不會像這樣對每個産品進行統計比較,這個資料是蘇啟生第一次見。而偏偏銀行就是搞資料的,這個資料他們可太瞭解是什麼意思了。
蘇啟生眉頭微皺:“為什麼?”
周漁解釋:“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消費者不接受。四月推出的時候,我們梅樹村各門店和商場,就進行推廣,可以這麼說,這麼大的力度,一般情況下,洗衣粉的銷量應該在二十萬斤左右,足足少了四分之三。
我們對顧客進行了調查,大家認為,太貴了,明明可以九毛錢買一袋,為什麼要多花錢,不相信能有這樣的效果。”
蘇啟生沒說話,而是在筆記本上刷刷刷的記錄著。
周漁接著往下講:“第二個原因是買過的顧客覺得吃虧了。宣傳的效果是一勺頂三勺,但顧客實際使用的時候發現,一勺最多頂兩勺。縱然整體是便宜的,可仔細算的人是少數的,多數顧客都認為,這個洗衣粉不誠信,沒有達到他們宣傳的效果,是他們吃虧了,所以複購的人很少。”
周漁最後總結,“願意買的人少,買了的又沒留住,最終導致了銷量一直在下降。”
蘇啟生仔仔細細看了周漁拿來的資料,每個月的都有,周漁還說:“您要是需要,我還可以將每個店的資料拿來,都是有的。”
這種東西做不了假,不過蘇啟生也不是隨意聽信的人,他問:“據我們瞭解,從八零年開始,世界各發達國譬如日本美國,濃縮洗衣粉的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取代普通洗衣粉是時間問題。”
“會不會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研究的技術不達標?”
這也是重要的問題,周漁這麼解釋:“對於濃縮粉我們目前沒有相關標準。”
這也是周漁覺得難解釋的地方。
相關標準是在1984年頒布的,上面明確要求濃縮粉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不低於8,但這是低於其他國家的,譬如義大利是15到40,丹麥是10到15等等。
這就導致同樣的生産線出來的産品效果不一樣,卻還是那麼宣傳,賣的還是那麼貴,直接讓顧客對夏國濃縮粉失去了信任,直至周漁穿來的年份,全世界都是濃縮粉為主了,夏國濃縮粉的市場依舊沒有開啟,八十年代進口的數條高價生産線全部虧損。
她想了想只能這麼說:“餘陽濃縮粉的非離子是8,既然能上市,相信這個含量是達到了相關要求的。國外的都在10以上,有些還在15以上。”
蘇啟生點點頭,並沒有評價,但周漁覺得,以他的閱歷,應該能推斷一些問題。
等著蘇啟生記錄完畢,他就問周漁:“周同志,請問你還有什麼補充的嗎?”
周漁就說:“有。”說著,就從包裡往外拿東西,一瞧見她這動作,那個年輕人立刻緊張起來,不過,等他看到周漁掏出來的是什麼,就鬆了口氣——兩包洗衣粉。
周漁放在了桌子上,解釋道:“這是餘陽日化的濃縮粉,這是海市日化的普通洗衣粉,我想我說的再多,也不如真正試試感受來的大。您可以回去試一試,比較一下效果,再下結論。”
周漁還說了:“當然,我這是找您反映問題,所以,這洗衣粉還得您付款,否則有行賄的嫌疑。濃縮粉一塊四,普通粉九毛,一共兩塊三。要是家裡有普通洗衣粉,只用買濃縮粉就行了。”
年輕人簡直是瞠目結舌,他剛剛還防著周漁拿出什麼賄賂的東西,雖然說一般人不敢,但私人企業畢竟靈活一些,萬一呢!
可他萬萬沒想到,周漁非但沒行賄,還把生意做到銀行裡來了,誰聽說過賣洗衣粉給行長的?!
不過蘇啟生反倒是很支援,說:“我們家有普通洗衣粉,這個濃縮粉我要了。”說完,就掏錢包準備付款,同時還吩咐年輕人:“等會兒你分一半,回去也試試。”
周漁立刻說:“分了就不好拿了。”這會兒又沒什麼塑膠袋,不過她有準備,又掏出一包,“我還有一包,你買這包吧。”
年輕人一臉驚訝:“你怎麼還帶兩袋?”怪不得那個包這麼鼓鼓囊囊。
周漁笑:“以防萬一啊,多個人實驗還有個比對。怎麼稱呼您?”
對方的臉色突然不太好,周漁奇怪地看他兩眼,他別別扭扭,半天才來一句:“萬益!”
周漁愣了一下,盯著他看了半天,沒忍住勾了勾嘴角,那真是“以防萬一”了,這家夥今天可沒少質疑她!
萬益家裡沒洗衣粉,所以老老實實掏了兩塊三毛錢,買了兩袋。
周漁拎著已經空了的包,這才離開,一上車就發現週三春也過來了,沖她說:“太晚了,我不放心,就過來了,怎麼樣?”
周漁想了想說:“原先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但現在能確定的是,我們應該會被列入考量的。”
這位蘇啟生絕對不是一言堂的領導,而且比較務實,甚至,他還知道家裡有洗衣粉少花點錢,周漁判斷他是很會算賬的。
剩下的就只能等待了。
倒是萬益和蘇啟生,晚下班了一個小時,都抱了洗衣粉回去。蘇啟生一到家,妻子已經吃了飯在看書了,瞧見他進門就放下了書問:“怎麼這麼晚?”
蘇啟生就說:“遇到華美日化的周漁。”
周漁顯然大名鼎鼎,這麼一說,他的妻子居然也知道,“她是想探探生産線的口風?”
“是也不是。她很聰明,也很有胸懷。能做到這麼大,不是沒原因的。”他說了說情況,將包裡的洗衣粉拿了出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