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桌也說的熱熱鬧鬧,更是頻頻看向周漁,顯然也是動心了。
至於皮鞋廠銷售科科長王端文則自己坐在了一個桌子上,不停地看著那本彩印手冊,他想什麼,倒是看不出來。
瞧著時間差不多,周漁才示意週三春和蔣學名將板子上的紙張換了,大家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過來了。
這會兒,可跟剛才不一樣了。剛剛只有吳少學出聲,其他人都是觀望,現在,其他人也開口了。
保溫瓶廠的廠長柯建國就問:“周經理,你們這又是什麼?什麼叫做定位,宣傳,優惠政策,合作和維護?”
周漁就笑著說:“說了這麼多都是以後的事兒,現在還得落在實處,講講一號店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我們篤定會有人氣,我們之間要怎麼合作,我們一號店會為供貨商提供什麼。”
這個大家當然感興趣,立時聽了起來,這些其實就是純資料了,譬如周漁對於周邊不遠處百貨大樓的人流量,成交率,購買傾向等調研等等。
如果說開始是被周漁說動了,那麼這會兒,大家是真的聽得動心了。
都做到這樣詳細了,怎麼可能不成呢。
尤其是周漁開始講一號店佈局,拿出了位置圖,從一樓往上一層層講,大家更是感興趣,一樓還好說,都是副食,上了三樓的精品館,周漁提出了體驗的概念,像是服裝廠羊毛衫廠和皮鞋廠的人,都坐直了。
誰不知道試用好?但現在的供銷社和百貨公司,充其量讓你試試外套,其他的,一概不可能,只能按著號碼買。
服裝廠的許麗華就是女同志,她是太知道這個有多煩人了!
李曉明剛剛在樓下,跟他們講為什麼要合作,說了一點,就是樹立品牌。
這會兒她立刻就想到了,全國都不能試,只有他們家能試,這就是大訊息,別說一號店賣的怎麼樣了,就憑著這個訊息,他們也可能出出名。
許麗華直接就提問了:“周經理,你這個一號店挺好,你的門市部也很好,可是我們服裝可不是日用百貨副食,小門市部是不可能賣服裝的,我們似乎只能在一號店。”
旁邊的宋雪梅和週三春他們都快興奮壞了,挑貨才是買貨人啊。這許科長顯然是在爭取他們服裝廠的渠道——別人都有一百家,他們只有一家,太吃虧了。
周漁這個自然想過:“您說得對,服裝和箱包,鞋類如果想要塑造品牌,其實不太適合放在小門店裡賣,所以,我們一號店和門市部的定位還是不同的。”
“一號店類似於國外的商場,國內的百貨大樓。我們雖然不可能開上幾百個一號店,但我可以肯定,每到一省,最先打頭的一定是一號店。這是我們的樣板店,我們都會如同你們看到這些圖片一樣,挑選最好的地段,租用最大的樓房,裝修的盡可能時髦,陳列最好的商品,讓它成為每個省的購物必去之處。”
“許科長,服裝不是隨時需要買的,但一旦想買,大家都是想盡辦法的。我做調查的時候,發現很多同志拜託出差的人從海市購買服裝帶回去。一家開在省會的店鋪,已經比海市近多了,我認為暫時是可以輻射整個省份的時髦女性。”
“服裝和日用百貨不一樣,它不是米麵,必須要吃,我認為只要抓住有需求的消費者就可以了。畢竟夏國那麼大,人那麼多。”
“您怕別人看不到你們的貨品也不用擔心,您看我們的手冊做的怎麼樣?如果我們定期在各小門市部放上這麼一本,讓大家看看一號店的新貨品,有需求的自然就來了。”
“當然,如果說大家真的太喜歡了,那我們完全可以在購買力強的城市再開一家大型門市部,對個體戶來說,這很簡單。”
許麗華都笑了,周漁說話真是滴水不漏,但不得不說,她說得對,服裝在現階段的確不是日用品,而是人們精打細算一段日子後,才捨得買的東西。
這樣就足夠了。
她向來是個果斷的人,做事風風火火,而且她認為,周漁這樣的聰明人,弄了一群人在這裡講,越早加入肯定越有好處。
她直接就說:“我想和你們合作。需要簽合同嗎?”
周漁都想給她鼓掌,她說的那麼多,不就是等合作嗎?但這事兒,她不能說,一號店其實還未開,所有的一切都是設想,她將自己和這些國營工廠拉到平等位置已經是不容易了,她開口容易改變這種來之不易的平等局面。
所以,必須有人當領頭羊提出來,打破這個局面。開始她以為會是吳少學打頭呢,畢竟他問了這麼多,沒想到更有魄力的是許麗華。
如果不是地點不合適,周漁真想給她鼓鼓掌!
周漁直接說:“當然,這樣對雙方都有約束。我們的貨櫃是兩種,”她立時位置不同介紹了。“請問您想要哪一種?”
李曉明幾乎毫不猶豫地跟她說:“中間的。”
別人也傻了眼,還以為都一樣呢,怎麼還有好位置?立時,大家都坐不住了。
“我們也要中間。”吳少學和李曉明關系不錯,太知道他這個人了,要是不好,他絕對不會開口的,這個位置肯定大有裨益。他張口也跟著要。
立時,會議室裡熱鬧起來,大家都在問,周漁只好將中間位置和旁邊有什麼不同又講了一遍,而且她必須強調,“一層被電梯分為左右兩邊,只有兩個中間位置,但我是南河的,所以每一層都會留一個位置給南河的廠家,目前,二層已經被海市日化定了,只有一層和三層的位置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