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她!
那如果是她,尤雪麗就覺得這見面沒有什麼障礙了,她幾乎的欣喜地將信紙疊好裝進了信封裡,然後高高興興騎著車子上班去了。
她要立刻回信:她願意!
倒是尤爸爸更愁了:你看看他閨女看了信之後,一會兒皺眉一會兒高興的樣子,這是個高手啊!
周漁哪裡知道自己被人誤會了。
她這會兒在給蘑菇批發門市部定裝修——十萬斤的合同簽出來,自然夠格開門市部了。更何況,他們今年還給南州預留了一萬斤平菇。
對於這一萬斤平菇,蔬菜公司管理菌菇的聯營公司本想著是直接收過去,平均分給下屬各門市部,不過周漁沒同意。
這樣做周漁最省事,只要把貨送到就能拿到錢,但這已經是1982年了,蔬菜供應制度馬上就要進行大幅度改革,買賣蔬菜也要變成市場經濟。
到時候,所有的人都可以賣菜,蔬菜門市部會消失,農貿市場會興起,誰想賣菜就能賣菜!
只賣給蔬菜公司積累不下任何名聲。
而現在開蘑菇批發零售門市部就不一樣了,趁著大家都買不到,讓他們跑順腿,以後他們只要想起蘑菇,想吃蘑菇或者做蘑菇周邊生意,都會記得他們的門市部的。
更何況,周漁還想趁機做超市。
所以申請到資格,周漁直接一口氣要開五家。
這個門市部,蔬菜公司只批準不提供任何資助,所以選址到哪裡,怎麼裝修,什麼時候開賣都是周漁說了算。
周漁的意思是,城西的化工廠宿舍這裡已經形成了記憶點,必須有一家。利民餐館在市中心,可以在這裡加一家,還有三家,分別設在城東城南和城北。
這樣雖然只有五家,但整個城市腳踏車半小時車程內,肯定能買到他們家的平菇,是比較合適的距離了。
若是前幾年,根本沒人租房子,好在,這兩年國企實在是不景氣,為了增加收益,很多國企都開始砸牆破院,將臨近街道的屋子拿出來進行出租。
所以周漁很快就租到了五間屋子,至於裝修,雖然他們有周遠徵這樣的熟手了,可週遠徵的大棚建設隊太忙了,周漁還是從其他村找的人,按著她的規劃,統一了標準,幫忙抹了膩子,刷了大白,順便做了貨架和一水的紅色招牌,上面一律寫著梅樹村蘑菇批發零售門市部。
唯一不同的是,每個店鋪下面都有一行小字,譬如化工廠這兒的,就叫城西分店,利民餐館這裡的,就叫市中分店。
用幫忙裝修的木工話說:“還怪會弄呢!”
他們忙起來,周漁則去了一趟利民餐館,薑桂香瞧見她就說:“我昨天去看你們那個門市部了。”
市中店離著利民餐館就幾百米,是最中心的位置。
但薑桂香也有想法:“但這個地方,家屬院少,都是出來逛街的,買菜的人少,別人來批發也多繞路,怪不合算的。”
她盯著周漁:“你不會是有其他想法吧。”
薑桂香其實是沒看出任何門道,不過她覺得周漁是個腦筋活絡的人,不可能想不到這些問題,所以問一問。
哪裡想到,周漁竟然真的點了頭:“是,我是想賣菜的同時,也賣點其他東西。”
個體戶營業執照上面寫的可是食品,也就是說,周漁可以賣各種吃的,不限於蔬菜。
周漁問薑桂香:“我聽伍總說,今年副食券就放開了,我想進點醬油醋這樣的調料品,還想賣點小零食小糕點,你知道怎麼進貨嗎?”
利民餐館對這個最熟悉了,薑桂香立刻說:“這個你問對人了,交給我。過兩天我們商務局有個訂貨會,是為了明年商務局下面這些便民店面訂貨開的。食品廠,調料廠,日化廠都會來。我可以帶你進去看看,現場訂貨不可能,不過,我知道他們住在哪裡,晚上我帶你認認人,私下簽合同就行。”
這可幫了大忙了。
周漁連忙道謝。
薑桂香是真佩服周漁,“這才剛有眉頭,你也不怕被查。”
周漁就笑著說:“這是早晚的事兒,早做早佔據市場。查的時候小心點就行了,所以得找靈巧人幫忙賣貨。”
一提靈巧人,薑桂香就想起了自家大外甥,那可真是一等一的靈巧人,他也是天天倒騰東西,不過本錢少,他又是獨子,家裡根本不準往南方跑,薑桂香有心幫忙,也就認識一些賣醬油醋的,現在天天批了醬油醋去鄉下賣,賺不了多少錢,還凍得要死,老受罪了。
她看著周漁,不由動了心思,這多好的大腿啊。
要知道,從周漁帶著草菇跑到利民餐館推銷,薑桂香就知道周漁必定前途無量,可她是真沒想到,周漁會這麼厲害,如今讓她推薦大外甥,她反倒是不好意思了,好像沾光似的。
只說周漁的店:“你要是賣這些東西倒是不錯,以後肯定是越發寬松,很多東西都不用票了,大家都是哪裡方便往哪裡買,你這幾個店位置都好,差不了。”
“你可是真動的快,很多人都沒反應過來呢。”
她猶豫,周漁看在眼裡,並沒有點明,只是說:“這醬油醋副食什麼的,我也不是很懂,你要是能幫我把把關就好了,如果有人推薦,務必推薦給我。你也知道的,我們村子裡都是種地的,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不懂這些。我真缺能人。”
薑桂香就覺得周漁真神了,眼睛亮起來,“我那個大外甥你還記得嗎?叫王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