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六十大壽那天,元嘉帝先去拜過了長壽得他好羨慕的太上皇和皇太後,然後上早朝接受百官朝拜,接著便是大宴群臣,順便收子侄們的禮,這樣的慶典,三皇子五皇子自然都出席,準備的也都是稀罕物件,大喜的日子,元嘉帝都笑納,寡居的蘇瑾也代表六皇子給元嘉帝繡了一件滿是經文的道袍,元嘉帝對蘇瑾向來憐愛,如今手頭也寬裕,賜了她好些財物。
然後,文武百官後宮妃嬪便都看向了八皇子——這算是元嘉帝唯一一個還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兒子,哪怕八皇子平時活得閑雲野鶴,官員們也不得不注意他,他會送個什麼賀禮,元嘉帝會給與何種評價,自然牽動人心。
八皇子沉著地從身後太監手上捧了一個漆雕的盒子,又對文武百官行列裡的黛玉眉飛色舞,提前說好的事,黛玉也不害羞,起身拿了自己的禮物盒子,上前來,和八皇子一起行禮,齊聲道:“兒臣臣)獻父皇陛下)縫紉機及用縫紉機縫制的衣袍一件,恭祝父皇陛下)千秋。”
八皇子對黛玉使眼色時,已經讓文武百官心中暗呼你們能不能注意一下場合,於始終覺得女子不該參政的官員而言,更是值得心裡咯噔一下的煩心事,於覺得男女婚前就不該見面的人眼中,他倆這更是離經叛道到簡直沒眼看,於是也都沒有怎麼細聽他們究竟憋了個什麼大禮。
元嘉帝卻是樂意看他倆兩小無猜的——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話,元嘉帝現在看八皇子,頗有李世民看李治“我那九郎柔弱不能自理,我要是哪天沒了,他要怎麼鎮住那幫驕兵悍將”的複雜心情,李世民未必樂意“柔弱的”李治讓武則天掌權,但黛玉卻是元嘉帝親手教出來且期待她在政治上行穩致遠的,黛玉願意和八皇子一起來賀壽,於元嘉帝而言,簡直恨不得現在就提個“佳兒佳婦”送他倆入洞房。
所以也沒聽他倆憋了個什麼禮物,照程式說了一句“平身”,等戴權把兩個盒子捧上來,元嘉帝為顯寵愛也有三六九等,三皇子五皇子獻上的禮物都沒有現場拆,蘇瑾的抬起盒蓋看了一眼,兩個孩子送的嘛,因黛玉的盒子大而扁平,八皇子的則是個正常的禮物盒子,是以八皇子的盒子壓在黛玉的盒子上頭,元嘉帝兩個都準備開啟,但先開的肯定是八皇子的……
不是,這麼個黑乎乎的東西,下頭是個小箱子,上頭是個奇怪的“龍頭”,龍頭下頭是一根針孔離針尖很近的針,中間的木板鏤出了一條線,下面是黑箱,旁邊還有個手搖的紡車一樣的東西,怪模怪樣。
八郎剛才說這是個啥東西來著,沒注意聽啊。
好在元嘉帝是皇帝,只要他不尷尬t,他想幹嘛就幹嘛,直接問:“這是何物?”
甚至懷疑你小子不會是平時就沒溜兒,這會兒把禮物裝錯了吧?
八皇子絲毫不慌,沉著地回答:“回父皇,這是兒臣和林大人與眾將作監工匠所研製的縫紉機。”
“縫紉機?”元嘉帝奇怪道,“作何使用?”
八皇子便看向黛玉。
黛玉答話:“回陛下,此物是縫紉之用。”當然這是個廢話,黛玉很快補充,“女紅針鑿,需得一針一線去做,做上一件衣袍,往往短則半月,長則半年,費時費力,但臣女為陛下縫的那件衣袍,便是用縫紉機所做,所耗時日,不過一天。”
“一天?”元嘉帝當然不做針線,但他的妃嬪們就是縫個荷包也沒有一天能搞定的啊,驚在那裡,忙要去拆黛玉的那份禮物。
這也讓還沉浸在“這兩個人怎麼還沒成婚就這麼不要臉地站在一起”的官員們都來了精神,有了一種準備看笑話的心情——笑死,林黛玉竟然會做針線?你敢說我都不敢信!
至於夫人們,嗤笑而已——一天?一天你縫個衣服給我看?吹牛你也得稍微靠點譜兒啊!
這都不說,元嘉帝抬手把黛玉的那個盒子開啟,裡頭果然有一件衣裳,針腳什麼的其實都是次要,最要緊的是它部位很齊全!
“一天能縫出這個樣子?”元嘉帝問的,也是文武百官及其夫人們所關心的,“這樣快?”
衣食住行,衣在食之前,官員們哪怕自己不做針線,也大都清楚當下縫紉紡織的效率是如何影響了社會總體的生産力,就是還沒想到生産力上,想一想每家人養在家裡的“針線上人”,還有一些開源節流的人家是太太帶著妾侍一天到晚就做活兒,才能保證一家子衣服上的體面,可見耗費。
這兩人,倘若能把縫紉很慢的問題解決了……不,我不信那個黑乎乎的東西能解決縫紉問題!
夫人們就更不信了,縫紉機不也是一根針麼,能快到哪裡去?
八皇子今天就是要來得瑟智力成果的,笑道:“父皇想看,那兒臣演示演示?”
元嘉帝:想看!
能提高生産力的朕都想看!六十大壽的其他流程都可以往後稍稍!
可元嘉帝總不好說得太過直白,好在八皇子懂察言觀色,回頭看一眼自己的貼身太監,太監趕緊捧出了兩塊帕子,桌子也很快支了起來,八皇子把兩塊帕子分開展示了一下,再把兩塊帕子的邊疊到了一起,縫紉機是手搖的,他一隻手控制著兩塊帕子在固定的位置,一隻手搖動搖杆,片刻之間,兩塊帕子便被縫在了一起。
八皇子剪斷了線,將兩塊帕子提起來,展示給元嘉帝看,得瑟起來:“父皇看,是不是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