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性別歧視 我才性別歧視了一回,你們都……
這個回答不說醍醐灌頂, 但確實讓帝王心頭微凜——動了士紳這麼多利益,更要緊的事明顯是:“當年你父親在江南步步艱難,連刺殺都經歷了好幾回, 薛蜿能活到如今,也算不易了。”
好不容易開啟的局面, 安保工作可要做好啊。
“陛下。”黛玉倒是不擔心這個, “這不還有華夏公司的護衛在嘛。”
——當年林如海面對江南鹽商,近乎一介書生靠著朝廷大義輾轉騰挪, 自然耗費心血,倘若也給林如海一支軍隊, 隨便他愛抄誰的家抄誰的家, 也不會那麼艱難。
“皇室與民爭利。”元嘉帝突然想起當年的考題來,“如今看來, 症結其實在皇室與士紳爭利,再一細想, 當年崇禎帝若是能從士紳手裡拿出銀子來,前明也不至於落到如此地步。”
黛玉道:“世上之事, 不就在錢權二字上麼, 倘若錢權都不是問題,早就盛世太平了。”
元嘉帝看著黛玉,真正像看著自己這輩子最得意的作品, 笑了一聲:“縱使如你所願,在廣州也建起織造坊來, 想過士紳會是什麼意見麼?”
黛玉道:“陛下,江南富庶甲天下,廣州是自古以來的煙瘴之地,拿什麼比江南呢?”
越富庶的地方, 士紳的影響力越大,土地兼併形勢也越嚴重,想擴大織造坊的規模,哪怕一點不和當地士紳觥籌交錯,只專心生産,就不說買田買地了,就是從農戶手裡收生絲都會有阻力,僱工也會被抬價,還談什麼擴大?也只有相對落後的地方,士紳的力量有限,土地便宜,人工也便宜,在那樣的地方幹事創業,總要容易些。
元嘉帝來了興致:“倘若有朝一日,廣州也富庶起來,也不方便再擴大了呢?”
“到那時,廣州的織造坊不也開起來了麼,保持原狀就好了。”黛玉笑道,“再想擴大,就不琢磨什麼廣州了,交趾也有很大的地方嘛。”
雖然如今交趾不在我們的實控之內,但很快就在了——這來自北靜王的奏報。
他嚴格執行了當時黛玉和已故太子商量的方案,單純地把中原的文化帶過去。
看,我們吃個飯有這麼多講究,我們的衣服就是華麗又漂亮,我們有律法來規制人的衣食住行,我們的生活看上去就是這麼讓人嚮往,想學呀,先從學我們的文字開始呀!
那些海上的小島要同化還需費些功夫,但交趾本來在歷史上長期以來就在中原的控制下,中原和那邊的溝通緊密起來,再加上北靜王所擁有的武力能穩穩壓制住當地政府,交趾便無可遏制地嚮往起中原。
再過個三五年的,中原再明裡暗裡地摻和一下交趾本地政權的交替,扶植一代人,忽悠他給朝廷上表討封,朝廷這邊意思意思給個郡王的位置,不就能順理成章把交趾畫到國境線內了麼。
“頑皮。”元嘉帝嗔怪歸嗔怪,確實也覺得江山交出去屬實放心,道,“那說茶葉,雲南的普洱,貴州的雲霧倒是年年有上供,確實不錯,但雲貴還有別的好茶?”
“茶葉産于山嶺。”黛玉道,“十萬大山,哪裡不能種茶樹呢?”
說到這裡,黛玉的表情又有些促狹:“陛下,那些個金發碧眼的人,不過是白水喝得無味,要找個有味兒的東西罷了,最極品的茶葉咱們自己都不夠,豈能便宜了他們。”
被元嘉帝敲了一個暴慄,但敲完,元嘉帝自己也笑起來:“行行行,依你,回頭你自己以內閣的名義給雲貴總督去一份文書,讓他和薛蜿談便是。”
黛玉謝恩,又咂摸出不對來:“陛下,不透過茶課司麼?”
元嘉帝挑眉:“你想用茶課司?”
黛玉微微尷尬,小聲道:“……不想。”
茶課司各地都有,上上下下那麼多官員,薛蜿再帶個皇字那也是商人,要一層一層把關系跑通也就算了,關鍵哪怕跑通了,由茶課司的人收了茶葉,彙總運上來,每層都有盤剝,落到薛蜿手裡沒有利益也就罷了,當地百姓還指不定要被多低的價格收茶呢。
不如自己幹——左右雲貴兩地的地價也便宜,自己開荒,自己種茶,自己僱老百姓來做工,皇商嘛,有足夠合理的理由讓産品不經過茶課司,直接走水路運出十萬大山,直接海貿賣出去,利潤直接體現在賬上,該給內務府多少就給多少,省得麻煩。
“那不就完了。”元嘉帝道,“如你所言,雲貴也不是多富庶的地方,士紳影響有限,你多盯著薛蜿,誠信經營就不說了,該給百姓結多少工錢便結多少工錢,在茶園內做工的百姓多了,發出去的工錢也多了,只要當地百姓不至於那麼窮困,就是有禦史勸諫朕不該在雲貴建茶園與民爭利,朕也有話說。”
黛玉應下,又道:“既然以內務府的名義,按本朝的規矩,肯定是不能派太監了,臣女才說服了大殿下開女官考試,這在雲貴兩地開茶園種茶的事,陛下覺得可以派女官否?還是如江南織造一般,指派官員過去?”
“雲貴兩地改土歸流才沒多久。”元嘉帝沉吟道,“倘若你能選出吳青霜那t樣有能力自保的女官,倒不是不可以。但若選不出,還是如江南織造一般,派官員去,安心些。”